珠江三角洲对流层气溶胶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4
作者
蒋哲 [1 ,2 ]
陈良富 [1 ]
王中挺 [3 ]
陶明辉 [1 ]
机构
[1] 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2] 中层大气与全球环境探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 国家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关键词
对流层气溶胶; 时空变化; 气溶胶模型; 珠三角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2.2 [中国区域规划];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AERONET资料对珠三角地区气溶胶物理性质特征进行分析,建立珠三角地区的气溶胶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RT3辐射传输模型构建矢量查找表,采用多角度偏振方法从PARASOL L1B数据反演得到细模态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最后采用2007—2009年MODIS总的AOD产品和本文的细模态AOD三年的反演结果分析了珠三角地区气溶胶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特征,为深入研究珠三角地区污染物的局地排放和输送提供了条件.结果表明:(1)珠三角地区对流层气溶胶呈双峰型对数正态分布,其中细粒子平均半径主要集中在0.05~0.1,标准方差以0.5、0.6为主,粗粒子平均半径以0.9、1.0为主,标准方差为0.6、0.7,复折射指数实部以1.4、1.5居多,虚部以0、0.01为主,细粒子所占比例大于70%,珠三角气溶胶呈现出粗颗粒物和细颗粒物并存的特征;(2)PARASOL业务算法中的气溶胶模型在珠三角地区有较大的局限性,引入当地气溶胶模型使细模态AOD的反演精度较卫星产品有了很大提高,细模态AOD主要反映了珠三角地区二次污染的强度;(3)珠三角地区总AOD值春季较大,秋夏季次之,冬季较小,并呈现逐年较小的趋势;(4)珠三角地区细模态AOD也在逐年降低,2009年细模态AOD年均值比2007年低了0.02,在空间分布上,高值地区主要集中在广州、佛山、中山等城市.
引用
收藏
页码:1835 / 184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利用多角度POLDER偏振资料实现陆地上空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和地表反照率的同时反演 I.理论与模拟 [J].
段民征 ;
吕达仁 .
大气科学, 2007, (05) :757-765
[2]   机载激光雷达对青岛及周边海域的气溶胶探测 [J].
毛敏娟 ;
张寅超 ;
方海涛 ;
戚福弟 ;
邵石生 ;
胡欢陵 ;
周军 .
地球物理学报, 2007, (02) :370-376
[3]   珠江三角洲大气灰霾导致能见度下降问题研究 [J].
吴兑 ;
毕雪岩 ;
邓雪娇 ;
李菲 ;
谭浩波 ;
廖国莲 ;
黄健 .
气象学报, 2006, (04) :510-517+538
[4]   大气悬浮颗粒物粒谱分析研究 [J].
连悦 ;
刘文清 ;
张天舒 ;
刘建国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1) :78-82
[5]   东亚地区春季黑碳气溶胶源排放及其浓度分布 [J].
张美根 ;
徐永福 ;
张仁健 ;
韩志伟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1) :46-51
[6]   沙尘表面非均相化学过程的气候效应的初步模拟研究 [J].
刘红年 ;
蒋维楣 .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3) :417-422+550
[7]   近百年北半球中纬度火山灰尘幕指数的估量 [J].
徐群 .
地球物理学报, 1985, (06) :558-568
[8]  
珠江三角洲大气气溶胶辐射特性[M]. 科学出版社 , 程雅芳等, 2008
[9]  
高等大气物理学[M]. 气象出版社 , 周秀骥等 编著, 1991
[10]   Effects of Southeast Asia biomass burning on aerosols and ozone concentrations over the Pearl River Delta (PRD) region [J].
Deng, Xuejiao ;
Tie, Xuexi ;
Zhou, Xiuji ;
Wo, Dui ;
Zhong, Liuju ;
Tan, Haobo ;
Li, Fei ;
Huang, Xiaoying ;
Bi, Xueyan ;
Deng, Tao .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8, 42 (36) :8493-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