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及其周围地区夏季持续旱涝的预报问题

被引:2
作者
杨广基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干旱; 洪涝; 预报; 长江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 [天气过程的分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长江流域及其南北大范围地区夏季持续性旱涝的形成,常常和其四周地区环流异常有关。这种异常包括冷暖空气的异常,海气和地气相互作用的异常及水汽输送等方面的异常。因此,做该地区夏季持续性旱涝预报时,不能只局限在考虑某个因素的作用上,而是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和共同影响。预报时,首先进行“环流判别”:即考虑冬春欧洲乌拉尔地区环流特征、澳大利亚地区地面气压特征、孟加拉湾-中国南海水汽输送特征,赤道中太平洋海温特征及青藏高原感热输送特征,判定当年夏季是属于多雨还是少雨的年份。然后,进行“切变定位”:根据大气环流具有隔季相关的特点,应用冬季850hPa切变线的位置,把雨区大致位置确定下来。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北半球夏季风时期东半球越赤道气流通道的研究 [J].
李曾中 ;
楼光平 .
大气科学, 1987, (03) :313-319
[2]   青藏高原及其附近地区的垂直环流和长江中下游夏季持续旱涝的关系 [J].
扬广基 ;
梁佩婰 .
高原气象, 1984, (04) :78-83
[3]   北半球夏季中低纬地区的平均垂直环流与大气中冷热源分布的关系 [J].
叶笃正 ;
杨广基 .
气象学报, 1981, (01) :28-35
[4]   赤道海温异常与大气的垂直环流圈 [J].
符淙斌 ;
孙翠霞 ;
张金枝 .
大气科学, 1979, (01) :50-57
[5]   夏季500毫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退的短期预报试验 [J].
杨广基 .
大气科学, 1978, (03) :263-266
[6]   长江上游地区盛夏季节的水分循环 [J].
王作述 ;
许熙 .
气象学报, 1964, (03) :345-354
[7]   夏季东亚热带和副热带地区经向和纬向环流型的特征 [J].
陶诗言 ;
徐淑英 ;
郭其蕴 .
气象学报, 1962, (02) :9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