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在国家与社会之间——论中国传媒的身份危机

被引:7
作者
薛国林
李志敏
机构
[1]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社会转型期; 传媒组织; 身份;
D O I
10.19997/j.cnki.xdcb.2010.09.003
中图分类号
G206-F [];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社会转型时期,中国传媒处于国家与社会之间难以平衡的身份危机之中。身份界定成为中国传媒难以破解的问题。本文按照马克思"社会本位"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本着社会良性发展的观点,对中国传媒身份进行了分析,认为传媒组织不仅是一个传播主体,更是以履行基本的社会责任为前提、以人本位为受众观,连接国家与社会以及社会与个体的中介,是参与和改变社会的重要主体和重要力量之一,在此定位之下各类媒体各司其责。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马克思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学说及其当代价值.[D].孙德林.浙江师范大学.2007, 07
[2]   “强国家、大社会”:现代国家构建之理想形态——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之分析进路 [J].
覃敏健 .
长白学刊, 2010, (01) :42-47
[3]   自由与责任:一种政治哲学的分析 [J].
谢文郁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40 (01) :182-195
[4]   社会责任感与新闻专业主义 [J].
黄芝晓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9, 16 (06) :3-6
[5]   传媒责任:时代的发展与内涵的转变 [J].
喻国明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9, (06) :11-13
[7]   关于价值与核心价值 [J].
李德顺 .
学术研究, 2007, (12) :13-16
[8]  
和谐社会需要利益均衡机制.[J].孙立平.中国社会导刊.2005, 10
[9]  
中国媒介.[M].唐晓芬; 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10]  
媒介与司法.[M].李金慧; 武建敏; 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