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盆地源于石炭系—二叠系的煤成气成因特征和潜力分析

被引:20
作者
金强 [1 ]
宋国奇 [2 ]
梁宏斌 [3 ]
程付启 [2 ]
王力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3]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石炭系—二叠系; 煤成气; 二次生成; 生气率; 构造单元; 渤海湾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渤海湾盆地是叠合在华北地台上的含油气盆地,随着勘探的深入发展,陆续发现了一些源于石炭系—二叠系的煤成气资源。笔者通过地球化学研究,认为具有成藏意义的煤成气是古近纪以来二次生烃过程中生成的,并且发现现今的低突起、斜坡带和洼陷带是煤成气生成和聚集有利区带。由于断裂发育,煤成气常与上覆沙河街组生成的油型气混合成藏,笔者通过统计各盆地Ⅰ、Ⅱ和Ⅲ型有机质生成的甲烷和乙烷碳同位素分馏情况,给出了煤成气和油型气鉴别图版,可以判别是否为二者的混合气。利用一级反应动力学,预测了5种构造单元煤成气生成率,发现隆起区和凸起区没有二次生气过程,洼陷带生气率已超过80%,斜坡带和低突起正处于快速生气期、并有轻质油生成。这些为进一步认识渤海湾盆地煤成气聚集和勘探潜力提供了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861 / 86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济阳和临清坳陷深层天然气成因鉴别与生成模式研究.[D].王力.中国石油大学.2008, 06
[2]   Gas maturity and alteration systematics across the Western Canada Sedimentary Basin from four mud gas isotope depth profiles [J].
Tilley, Barbara ;
Muehlenbachs, Karlis .
ORGANIC GEOCHEMISTRY, 2006, 37 (12) :1857-1868
[3]   煤岩初次和二次生烃动力学及其对沾化凹陷孤北天然气成因的解释 [J].
金强 ;
王秀红 ;
胡晓庆 ;
王力 ;
王娟 ;
宋国奇 .
地球化学, 2008, (03) :239-244
[4]   渤深6潜山天然气成因及成藏条件 [J].
王力 ;
金强 ;
万丛礼 ;
胡晓庆 ;
王秀红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1) :1-5+11+109
[5]   济阳坳陷孤北—渤南地区渤古4潜山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探讨 [J].
王力 ;
金强 ;
林腊梅 ;
尹长河 ;
宋国奇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5) :715-719+749
[6]   中国与世界主要含油气区大地构造比较分析 [J].
任纪舜 ;
邓平 ;
肖藜薇 ;
牛宝贵 ;
王军 .
地质学报, 2006, (10) :1491-1500+1643
[7]   临清坳陷东部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特征及生烃史 [J].
于岚 .
新疆石油天然气, 2006, (03) :16-21+35+101
[8]   生物成因天然气勘探前景初步分析 [J].
帅燕华 ;
张水昌 ;
苏爱国 ;
王汇彤 .
天然气工业, 2006, (08) :1-4+157
[9]   华北地区东部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前景 [J].
张忠民 ;
李春生 ;
龙胜祥 ;
许化政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03) :330-334
[10]   渤海湾盆地天然气聚集差异性探讨 [J].
魏兆亮 ;
刘全稳 ;
程有义 ;
李洪玺 ;
张学才 .
天然气工业, 2006, (03) :38-4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