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粮食主产区耕地复种指数变化特征与潜力分析

被引:12
作者
金姝兰
徐彩球
潘华华
机构
[1] 上饶师范学院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耕地; 复种指数; 潜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44.3 [套作、复种];
学科分类号
090101 ;
摘要
为了解粮食主产区耕地复种指数变化特征与潜力,进一步挖掘粮食主产区的生产能力,稳定全国粮食安全大局,利用1979-2008年统计资料,对我国粮食主产区耕地面积、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粮食播种面积进行分析,并采用最大复种指数与热量、水资源之间的定量化关系模型,分析粮食主产区的复种指数理论潜力和可挖掘潜力。结果表明:1979-2008年期间我国粮食主产区耕地面积减少,农作物播种面积增加,粮食总产量与单产攀升,粮食总产量占全国比重升高,耕地复种指数东北区、黄淮海区上升,长江中下游地区下降。以2008年的耕地复种指数为参照,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理论可挖掘潜力分别为28%、48%、94%。
引用
收藏
页码:201 / 20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我国耕地复种指数继续提高的瓶颈与对策 [J].
陈善毅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21) :6560-6561
[2]   我国各地区复种发展潜力与复种行为研究 [J].
梁书民 .
农业经济问题, 2007, (05) :85-90+112
[3]   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研究 [J].
郭淑敏 ;
马帅 ;
陈印军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7, (01) :83-87
[4]   长江三角洲地区粮食安全性度量研究 [J].
高中贵 ;
彭补拙 ;
濮励杰 .
人文地理, 2006, (01) :80-84
[5]   近20年中国耕地复种指数的时空变化 [J].
闫慧敏 ;
刘纪远 ;
曹明奎 .
地理学报, 2005, (04) :559-566
[6]   基于GIS的复种指数潜力研究 [J].
范锦龙 ;
吴炳方 .
遥感学报, 2004, (06) :637-644
[7]   中国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分析 [J].
傅泽强 ;
蔡运龙 ;
杨友孝 ;
戴尔阜 .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04) :313-319
[8]   论复种与我国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J].
史俊通 ;
刘孟君 ;
李军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8, (01) :54-60
[9]   论我国耕地种植指数(复种)的潜力 [J].
刘巽浩 .
作物杂志, 1997, (03)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