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的经济属性与我国高铁发展方式研究

被引:9
作者
贾善铭
覃成林
机构
[1]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高铁; 复合公共物品; 网运分离;
D O I
10.19624/j.cnki.cn42-1005/c.2012.11.006
中图分类号
F532 [中国铁路运输经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针对现阶段关于我国高铁的各种质疑,从经济学的视角进行分析,得出高铁是复合公共物品的结论,为消除我国高铁认识上的偏差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实现高铁"网运分离"奠定理论基础,并指出我国高铁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建设上应采取政府主导的模式,而运营上则应采取以公司为主体的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准公共物品属性视角下的城市轨道交通战略成本动因研究 [J].
华宇虹 ;
李文兴 .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1 (02) :14-20
[2]   中国高速铁路的综合效益与支持政策探析 [J].
冯华 ;
薛鹏 .
广东社会科学, 2011, (03) :12-19
[3]   公共品概念的价值 [J].
马珺 .
财贸经济, 2005, (11) :25-31+106
[4]   从客观属性到宪政决策──论“公共物品”概念的发展与演变 [J].
臧旭恒 ;
曲创 .
山东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02) :37-44
[5]  
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空间组织.[M].金凤君; 著.科学出版社.2012,
[6]  
高铁与中国21世纪大战略.[M].高柏; 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7]  
交通运输经济学.[M].贾顺平; 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8]  
高速公路资产运营评价与管理.[M].王素君; 姜万庆; 著.人民出版社.2010,
[9]  
政府行为外部性的经济学分析.[M].李郁芳; 李项峰; 蔡彤; 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10]  
中国高速公路产业论.[M].张东风等;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