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宏观区域发展理论评价

被引:8
作者
魏后凯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梯度理论; 型式; 点轴开发理论; 增长极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发展战略模式; 区域开发战略; 梯度推移; 技术梯度; 产业关联; 双循环战略; 宏观区域;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1990.01.01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长期以来,我国的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基本上受着平衡发展观的影响和支配。这种理论片面追求区域平衡目标,过分强调生产力的平衡布局和地方工业自成体系,有时甚至在资源分配和资金投入上采取“撒胡椒面”式的地区平均主义做法。实际上,这是一种绝对的平衡观。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和发展战略开始双重转轨。理论界在对过去经验教训的总结中,批判了以牺牲效率目标为代价的绝对平衡观,并重新探讨了社会主义生产布局原则体系,把效率原则或效率目标放在优先的地位。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0+63 +6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区域开发理论研究 [J].
魏后凯 .
地域研究与开发, 1988, (01) :16-19
[2]   论中国工业布局的区位开发战略——兼评梯度理论 [J].
王至元 ;
曾新群 .
经济研究, 1988, (01) :66-74
[3]   我国区域开发的宏观战略 [J].
陆大道 .
地理学报, 1987, (02) :97-105
[4]   梯度推移和发展极—增长点理论研究 [J].
陈家泽 .
经济研究, 1987, (03) :33-39
[5]   何为“反梯度理论”——兼为“反梯度理论”正名 [J].
郭凡生 .
开发研究, 1986, (03) :39-40
[6]   地区经济布局中的几个方向性问题 [J].
刘再兴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6, (01) :30-33
[7]   新技术革命与“跳跃战略”再探 [J].
顾宗枨 .
经济问题, 1985, (10) :47-49
[8]   论国内技术的梯度转递 [J].
何钟秀 .
科研管理, 1983, (01) :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