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领域与人的自由——汉娜·阿伦特的积极公民观及其启示

被引:10
作者
陈海平
机构
[1] 南开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阿伦特; 公民文化; 积极参与; 臣民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09 [政治学史、政治思想史];
学科分类号
060305 ;
摘要
本文透过阿伦特所描述的政治图景,揭示这种政治图景背后的文化底蕴——公民文化。可以说,她的共和主义政治图景是建立在“积极参与”这一公民文化基础上的。阿伦特是一位重视“积极自由”甚于“消极自由”的理论家,她认为公共领域是人获得真正自由的发源地,公民应该积极参与政治,做一个积极主动的公民。她认为政治行为的价值不在于达成实用性的协定,而在于它能实现每个参与者公民的主体性,锻炼他的判断辨识能力,并在与他人的关系和共同行为中成为群体有效成员。现代自由国家公共生活的萎缩、公民观的薄弱从根本上动摇着民主制度赖以生存的一些基本价值和观念。阿伦特的公民文化观对仍受“巨民文化”困扰的中国政治建设具有启示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个人与社会:一场无尽的拔河——从自由主义到社群主义 [J].
韩金玲 .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4, (01) :75-80
[2]   论政治现代化与公民文化 [J].
张华青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1) :31-36
[3]   公共领域的兴衰──汉娜·阿伦特政治哲学述评 [J].
朱士群 .
社会科学, 1994, (06) :68-72
[4]  
人的条件[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汉娜·阿伦特(HannahArendt)著, 1999
[5]  
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M]. 华夏出版社 , (美)阿尔蒙德(Almond,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