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主要来沙区林草植被变化及对产流产沙的影响机制

被引:24
作者
刘晓燕 [1 ]
杨胜天 [2 ]
李晓宇 [3 ]
周旭 [2 ]
罗娅 [2 ]
党素珍 [4 ]
机构
[1] 黄河水利委员会
[2]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3] 黄河水文水资源研究院
[4]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多沙区; 林草植被; 产流产沙; 影响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 [植物生态学]; P343.1 [河流];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1501 ;
摘要
2000年以来,黄土高原林草植被状况明显改善,同期黄河水沙也明显减少.本文基于20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末、2010年和2013年卫星遥感影像,引入易侵蚀面积、林草地比例、林草地植被盖度和林草植被覆盖率等概念,并结合实地调查,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中游多沙区林草植被的规模、盖度和结构变化;引入产沙系数、径流系数和产洪系数等概念,在流域层面上剖析了黄土丘陵沟壑区林草植被覆盖状况与产沙、产洪和产水的响应关系,揭示了研究区近年水沙大幅减少的原因.研究认为,与20世纪70年代末相比,1998年以前林草植被变化不大,但1998~2013年林草植被覆盖率却由11%25%增加到35%55%,该改善过程恰是植被变化影响产沙的敏感阶段;高含沙洪水仍然是未来黄土高原支流的常遇洪水,但含沙量会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1052 / 105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黄土高塬沟壑区产沙驱动力及减沙潜力分析 [J].
刘晓燕 ;
刘斌 ;
杨胜天 .
人民黄河, 2014, 36 (05) :1-3
[2]   黄土丘陵沟壑区大空间尺度林草植被减沙计算方法研究 [J].
刘晓燕 ;
杨胜天 ;
金双彦 ;
罗娅 ;
周旭 .
水利学报, 2014, 45 (02) :135-141
[3]   森林植被和小流域生态修复对水沙变化的影响研究 [J].
兰跃东 ;
康玲玲 .
水土保持通报, 2010, 30 (01) :35-38
[4]   黄土高原侵蚀产沙与高含沙水流空间分异对比分析 [J].
廖建华 ;
李丹勋 ;
王兴奎 ;
许炯心 ;
阎云霞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01) :100-111
[5]   陕北榆阳区1978年至2005年植被覆盖率变化分析 [J].
莫宏伟 ;
任志远 .
资源科学, 2009, 31 (08) :1409-1414
[6]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 [J].
信忠保 ;
许炯心 ;
郑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11) :1504-1514
[7]   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时空演变对气候的响应 [J].
信忠保 ;
许炯心 .
自然科学进展, 2007, (06) :770-778
[8]   草被覆盖下坡面—沟坡系统坡面流阻力变化特征试验研究 [J].
李勉 ;
姚文艺 ;
陈江南 ;
丁文峰 .
水利学报, 2007, (01) :112-119
[9]   陕北榆林地区土地覆被变化分析 [J].
李忠峰 ;
蔡运龙 .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06) :102-107
[10]   森林植被变化对径流及洪水的影响分析 [J].
王清华 ;
李怀恩 ;
卢科锋 ;
蔡明 ;
李越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4, (02) :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