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花绒寄甲和设置诱木防治松褐天牛对松材线虫病的控制作用研究

被引:63
作者
杨忠岐 [1 ]
王小艺 [1 ]
张翌楠 [2 ]
司徒春南 [3 ]
王健 [3 ]
付甫永 [4 ]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学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园艺系
[3] 贵州省遵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4] 贵州省遵义县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
关键词
松材线虫; 松褐天牛; 诱木; 花绒寄甲; 生物防治;
D O I
10.16409/j.cnki.2095-039x.2012.04.008
中图分类号
S763.3 [虫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402 ;
摘要
松材线虫是我国林业重大外来有害生物,松褐天牛是传播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媒介昆虫。本研究通过在松材线虫病疫区布设诱木引诱松褐天牛成虫集中产卵,翌年在下一代松褐天牛成虫羽化出孔前清理林中诱木和枯死木,以及在诱木布设区同时释放寄生性天敌花绒寄甲等措施,探讨对松材线虫病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林间设置诱木和释放天敌的样地内枯死木和衰弱木数量较对照显著下降,防治效果分别为71.27%和90.25%。防治后诱木处理区和释放天敌的样地内携带松材线虫的病木数量以及松褐天牛的虫口密度也显著降低。释放天敌的样地和未释放天敌的样地内松褐天牛的寄生率分别为38.34%和3.92%,二者差异明显。室内人工接种天敌的测定结果表明,天敌与害虫数量比例为1:1~4:1的寄生率为12.5%~40%,不同比例的处理寄生率无显著差异。每根木段释放10头花绒寄甲成虫比释放4头成虫的处理松褐天牛的寄生率明显要高,分别为19.45%和4.11%。表明天敌在林间对松褐天牛种群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从而阻止天牛对松材线虫病的扩散传播。
引用
收藏
页码:490 / 49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管氏肿腿蜂及其带菌室内防治松褐天牛幼虫研究 [J].
潘永胜 ;
徐福元 ;
韩正敏 .
江苏林业科技, 2009, 36 (02) :11-14
[2]   驯化川硬皮肿腿蜂生物防治松褐天牛 [J].
张犀 ;
周祖基 .
四川林业科技, 2007, (04) :16-20
[3]   用白僵菌防治松墨天牛幼虫技术 [J].
甘玉英 ;
强建和 ;
贾生华 .
林业科技开发, 2007, (01) :69-71
[4]   引诱剂防治松材线虫病及其配套技术 [J].
王敏敏 ;
叶建仁 ;
王云华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129-131
[5]   利用天敌昆虫控制我国重大林木害虫研究进展 [J].
杨忠岐 .
中国生物防治, 2004, (04) :221-227
[6]   花绒坚甲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研究初报 [J].
王小东 ;
黄焕华 ;
许再福 ;
杨忠岐 ;
范军祥 ;
特拉康 ;
陈驹坚 ;
钱明惠 .
昆虫天敌, 2004, (02) :60-65
[7]   松褐天牛引诱剂及诱捕器简介 [J].
黄焕华 .
广东林业科技, 2004, (01) :74-74
[8]   松褐天牛的重要天敌——花绒坚甲 [J].
黄焕华 ;
许再福 ;
杨忠岐 ;
王小东 ;
范军祥 ;
钱明惠 ;
特拉康 ;
陈驹坚 .
广东林业科技, 2003, (04) :76-77+82
[9]   花绒坚甲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J].
雷琼 ;
李孟楼 ;
杨忠歧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2) :62-66
[10]   应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松褐天牛 [J].
徐克勤 ;
徐福元 ;
王敏敏 ;
赵菊林 ;
蒋巧根 ;
张培 ;
胥东 ;
何荣钦 ;
蒋晓庚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3) :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