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檗根围丛枝菌根(AM)真菌的分离与分子鉴定

被引:26
作者
蔡柏岩 [1 ,2 ]
接伟光 [2 ]
葛菁萍 [1 ]
阎秀峰 [3 ]
机构
[1] 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2] 黑龙江东方学院
[3] 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25SrDNA; nested-PCR; 系统发育分析;
D O I
10.13346/j.mycosystema.2008.06.009
中图分类号
S154.3 [土壤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从东北林业大学林场采集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根系及根围土壤,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得到的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孢子进行了分类鉴定。依据AM真菌孢子形态特征鉴定出黄檗根围土壤中存在4种AM真菌: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美丽盾孢囊霉Scutellospora calospora和变形球囊霉Glomus versiforme,而应用nested-PCR技术从黄檗根内只检测到了G.intraradices,G.mosseae和Scu.calospora,表明G.versiforme未侵染黄檗根系。
引用
收藏
页码:884 / 89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黄檗丛枝菌根真菌鉴定 [J].
接伟光 ;
蔡柏岩 ;
葛菁萍 ;
阎秀峰 .
生物技术, 2007, (06) :32-35
[2]   接种菌根对根际微生物群落和磷营养的影响 [J].
毕银丽 ;
任婧 .
能源环境保护, 2007, (03) :25-28
[3]   一株丛枝菌根真菌的形态与分子鉴定 [J].
龙良鲲 ;
姚青 ;
羊宋贞 ;
朱红惠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4) :40-42
[4]   接种VA菌根对黄檗幼苗生长的影响 [J].
范继红 ;
杨国亭 ;
李桂伶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6, (02) :18-19
[5]   嵌套多重PCR——研究田间植物部分丛枝菌根真菌和微生物区系的一个可行技术 [J].
董秀丽 ;
赵斌 .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2006, (01) :59-65
[6]   四种AM真菌接种剂的田间效应及其分子检测研究 [J].
郑世学 ;
董秀丽 ;
喻子牛 ;
赵斌 .
土壤学报, 2004, (05) :742-749
[7]   药用木本植物的生态保护 [J].
阎秀峰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9) :1561-1564
[8]  
菌根学[M]. 科学出版社 , 刘润进, 2006
[9]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chromosome termini of the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us Glomus intraradices (Glomeromycota) [J].
Hijri, Mohamed ;
Niculita, Helene ;
Sanders, Ian R. .
FUNGAL GENETICS AND BIOLOGY, 2007, 44 (12) :1380-1386
[10]  
Biodiversity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in the hot-dry valley of the Jinsha River, southwest China[J] . Zhao Dandan,Zhao Zhiwei.Applied Soil Ecology . 200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