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牦牛坪碳酸岩的同位素地球化学及其成矿动力学

被引:28
作者
王登红
杨建民
闫升好
陈毓川
徐珏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中国地质科学院
[3]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北京
关键词
岩浆碳酸岩; 同位素地球化学; 四川牦牛坪; 稀土矿床; 成矿动力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世界上绝大多数与碱性岩浆岩 (包括碳酸岩 )有关的稀土矿床产于裂谷化环境中 ,但四川牦牛坪稀土矿床却形成于新生代造山过程中。牦牛坪是一个与碱性杂岩体密切有关的稀土矿床 ,矿化与岩浆碳酸岩直接有关。碳酸岩的同位素地球化学组成变化很小 ,2 0 6Pb/2 0 4Pb=1 8.1 6 2~ 1 8.1 94 ,2 0 7Pb/2 0 4Pb=1 5 .5 36~ 1 5 .5 6 7,2 0 8Pb/2 0 4Pb=38.2 83~ 38.390 ,87Sr/86Sr=0 .70 6 0 5~ 0 .70 6 91 ,1 4 3 Nd/1 4 4 Nd=0 .5 1 2 32 7~ 0 .5 1 2 4 36 ,与 EMI型地幔源区的同位素组成基本一致 ,表明牦牛坪稀土元素的成矿作用与深部动力学过程有关。在强烈的挤压造山过程中能够有 EMI型地幔物质上侵 ,表明进入新生代以来 ,龙门山造山带乃至整个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不仅限于板块的水平挤压与俯冲 ,还应考虑到地幔物质及其活动过程的显著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539 / 54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四川牦牛坪稀土矿床矿物流体包裹体研究 [J].
阳正熙 ;
AnthonyE.Williams-Jones ;
蒲广平 .
矿物岩石, 2001, (02) :26-33
[2]   论四川冕宁稀土矿床的成因 [J].
牛贺才,林传仙 .
矿床地质, 1994, (04) :345-353
[3]   牦牛坪稀土矿床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探讨 [J].
蒲广平 .
四川地质学报, 1993, (01) :46-57
[4]   牦牛坪稀土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初探 [J].
陈从德 ;
蒲广平 .
地质与勘探, 1991, (05) :18-23
[5]   四川西南牦牛坪碱性伟晶岩-火成碳酸盐岩杂岩体的发现 [J].
蒲广平 .
地质论评, 1988, (01) :88-92
[6]   湖北庙垭碳酸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探讨 [J].
李石 .
地球化学, 1980, (04) :345-355
[7]  
喜马拉雅期内生成矿作用研究[M]. 地震出版社 , 陈毓川, 2001
[8]  
中国主要大陆山链韧性剪切带及动力学[M]. 地质出版社 , 许志琴等著, 1997
[9]  
四川冕宁牦牛坪稀土矿床[M]. 地震出版社 , 袁忠信等著, 1995
[10]  
中国攀西裂谷文集[M]. 地质出版社 , 张云湘,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