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河中游胡杨与灰叶胡杨气体交换特性对比研究

被引:20
作者
张志刚 [1 ,2 ]
李宏 [2 ]
DENNY WALTHER [3 ]
杨婵婵 [1 ,2 ]
郭光华 [2 ]
机构
[1] 新疆师范大学
[2] 新疆林业科学院
[3] 德国特里尔大学植物地理研究室
关键词
胡杨; 灰叶胡杨; 气体交换; 环境因子; 水分利用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2.11 [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自然条件下利用Li-6400光合作用系统对塔里木河中游地区的天然胡杨、灰叶胡杨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探讨它们对外界干旱环境适应的生理特性,为进一步研究胡杨、灰叶胡杨的光合水分生理特性,以及保护恢复塔里木河流域的天然胡杨林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在整个光合日变化进程中,胡杨的日平均Pn、Gs、Tr以及WUE均高于灰叶胡杨。(2)胡杨和灰叶胡杨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并存在光合"休眠"现象。(3)胡杨、灰叶胡杨在正午时分出现的Pn下降主要是受到气孔限制的影响既气孔限制值增大、胞间CO2浓度减小;傍晚时分出现的光合速率下降主要是因受到外界光照强度减弱,既受非气孔限制影响较大。(4)决定胡杨和灰叶胡杨Pn日变化的环境因子作用大小均为: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气孔导度(Gs)>空气相对湿度(RH)>气温(Tair);决定胡杨与灰叶胡杨Tr日变化的环境因子作用大小顺序分别为:气温(Tair)>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气孔导度(Gs)>空气相对湿度(RH)和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气温(Tair)>气孔导度(Gs)>空气相对湿度(RH)。研究认为,胡杨与灰叶胡杨为适应干旱半干旱区的环境,在长期适应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生理生态对策,胡杨主要是通过调节Gs来有效控制蒸腾失水,提高WUE,进而适应干旱环境;灰叶胡杨主要是通过高蒸腾耗水,降低WUE来减少干旱环境对自身的伤害。
引用
收藏
页码:2506 / 25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塔里木河上游胡杨与灰杨光合水分生理特性 [J].
王海珍 ;
韩路 ;
李志军 ;
彭杰 ;
马春晖 .
生态学报, 2009, 29 (11) :5843-5850
[2]   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气体交换特性及其环境解释 [J].
周洪华 ;
陈亚宁 ;
李卫红 ;
陈亚鹏 .
中国沙漠, 2008, (04) :665-672
[3]   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植物沙拐枣气体交换特性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J].
闫海龙 ;
张希明 ;
许浩 ;
姚世军 .
中国沙漠, 2007, (03) :460-465
[4]   黑河流域几个主要植物种光合特征的比较研究 [J].
龚吉蕊 ;
赵爱芬 ;
苏培玺 ;
黄承红 .
中国沙漠, 2005, (04) :587-592
[5]   水分条件对梭梭气体交换特性的影响 [J].
吴琦 ;
张希明 ;
不详 .
干旱区研究 , 2005, (01) :79-84
[6]   胡杨、灰叶胡杨光合、蒸腾作用比较研究 [J].
刘建平 ;
韩路 ;
龚卫江 ;
周正立 ;
李志军 .
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 2004, (03) :1-6
[7]   渭干河流域水资源及其水文特征分析 [J].
满苏尔·沙比提 ;
玉素甫江·如素力 ;
阿布拉江·苏来曼 .
山地学报, 2003, (02) :195-200
[8]   4种荒漠植物气体交换特征的研究 [J].
邓雄 ;
李小明 ;
张希明 ;
叶万辉 .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05) :605-612
[9]   新疆策勒绿洲胡杨水分生理特性研究 [J].
曾凡江 ;
张希明 ;
Andrea Foetzki ;
李向义 ;
Michael Runge .
干旱区研究, 2002, (02) :26-30
[10]  
作物抗旱节水的生理遗传育种基础[M]. 科学出版社 , 张正斌编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