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角色视野下的裁判理性——以2005“中国法官十杰”先进事迹介绍为分析范本

被引:17
作者
赵秉志 [1 ]
张心向 [2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2] 南开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角色丛; 角色失调; 角色转换; 裁判理性;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09.05.018
中图分类号
D926.2 [法院];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我国法官角色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角色丛。法官角色多元性导致了法官常会同时受到多种社会角色规范的调整与制约,导致其裁判行为往往围绕着"了断纠纷"展开,努力以"案结事了"结束,而不过分在乎是不是能够呈现完美的"规则之制"。这一法官角色视野下的裁判现象所呈现出的裁判理性,彰显了一种正在东方与西方的法律文化之间穿行超越的裁判理性,表现为裁判文化的融合;揭露了一种仍在传统模式与现代格式之间彷徨徘徊的裁判理性,表现为裁判方式的转变;昭示了一种正艰难地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选择取舍的裁判理性,表现为裁判价值的重构。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4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法官的角色 [J].
阿哈隆·巴拉克 ;
孔祥俊 .
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 2002, (06) :3-4
[2]   论法院的审判职能与行政管理 [J].
苏力 .
中外法学, 1999, (05) :36-46
[3]   从司法的广场化到司法的剧场化──一个符号学的视角 [J].
舒国滢 .
政法论坛, 1999, (03) :12-19
[4]   法官角色冲突的社会学分析——对司法不公现象的理性思考 [J].
秦策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02) :35-40
[5]   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和法治 [J].
苏力 .
法学研究, 1998, (01) :1-13
[6]  
法官职业化的基本特征[J]. 吕忠梅.人民司法. 2003 (02)
[7]  
刑法论丛[M]. 法律出版社 , 赵秉志, 2008
[8]  
有限理性论及其法律适用[M]. 知识产权出版社 , 李容华, 2007
[9]  
刑法理性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张智辉著, 2006
[10]  
传播与社会影响[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法)加布里埃尔·塔尔德(GabrielTarde)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