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拱效应在抗滑桩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24
作者
熊良宵
李天斌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2]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成都
[3] 成都
关键词
土拱效应; 抗滑桩; 桩间距; Matlab;
D O I
10.13409/j.cnki.jdpme.2005.03.010
中图分类号
TU473.1 [桩基];
学科分类号
081401 ;
摘要
抗滑桩是边坡支挡工程中常用的一种结构物,具有施工快和安全可靠等特点,是整治滑坡的主要工程措施之一。同时,在抗滑桩设计中,桩间距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而以往一般是根据经验确定桩间距,这样确定的值往往偏小从而造成投资的浪费,或偏大从而造成抗滑桩作用失效。从土拱效应出发,研究了土拱效应在抗滑桩工程中的形成机理、存在条件、形状和影响因素,同时分析了基于土拱效应的抗滑桩桩间距的计算方法。最后以某实际工程为例,结合上述方法,用Matlab等数学软件求解了该实际工程基于土拱效应的抗滑桩桩间距值。
引用
收藏
页码:275 / 27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基于土拱效应的抗滑桩与护壁桩的桩间距分析 [J].
贾海莉 ;
王成华 ;
李江洪 .
工程地质学报, 2004, (01) :98-103
[2]   边坡工程中抗滑桩合理桩间距的探讨 [J].
周德培 ;
肖世国 ;
夏雄 .
岩土工程学报, 2004, (01) :132-135
[3]   普氏理论在确定抗滑桩间距中的应用 [J].
冯君 ;
吕和林 ;
王成华 .
中国铁道科学, 2003, (06) :80-82
[4]   土木工程中的成拱效应 [J].
杨雪强,何世秀,庄心善 .
湖北工学院学报, 1994, (01) :1-7
[5]  
新型桩锚结构设计计算理论研究[D]. 刘小丽.西南交通大学. 2003
[6]  
新型支挡结构设计与工程实例[M]. 人民交通出版社 , 李海光等编著,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