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卢龙地震前后的小震震源参数附视频

被引:18
作者
肖蔚文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初动半周期; 震源半径; 地震矩; 应力降; 障碍体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1982年10月19日,在唐山余震区的东北端卢龙,发生了一次ML=6.2(按北京电信传输台网的目录)的地震(39°57′N,119°04′E).为了监视卢龙地震前后小震震源参数的变化,本文考察了唐山-卢龙地区自1980年1月至1984年6月的情况.利用P波初动半周期,测定了160次ML=2.7—4.3的地震的震源参数.在所研究的震级范围内,初动半周期和震源半径不随ML而增大,应力降则随ML而增大。应力降的数值在0.1—50MPa的范围内变化,且主要集中在1MPa和5MPa之间.因此本文认为,对此地区,5MPa以上为高应力降,1MPa.以下为低应力降.该地区地震的空间分布表明,高应力降事件与随后发生的ML≥5的地震有明显的关系.在卢龙地震前一年多里,整个地区内的高应力降事件减少,低应力降事件增多;但在卢龙地震的震中附近发生了两次高应力降事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1+115 +115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唐山7.8级地震前后微震震源参数
    朱传镇
    傅昌洪
    罗胜利
    [J]. 地球物理学报, 1977, (04) : 264 - 269
  • [2] 巧家、石棉的小震震源参数的测定及其地震危险性的估计
    陈运泰
    林邦慧
    李兴才
    王妙月
    夏大德
    王兴辉
    刘万琴
    李志勇
    [J]. 地球物理学报, 1976, (03) : 206 - 233
  • [3] 近震分析[M]. 地震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编著,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