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开发负效应与资源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42
作者
张复明
机构
[1] 山西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矿产开发; 负效应; 资源/生态环境/区域补偿; 防范性/即时性/修复性补偿; 补偿机制;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09.12.001
中图分类号
X-01 [环境保护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矿产开发的负效应是指采矿活动造成的资源生态环境损失,主要表现为资源耗损、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以及区域发展能力下降等。本文基于矿产开发的负效应,初步构建了矿产开发的资源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基本框架。提出应采取资源补偿、生态环境补偿与矿区/区域补偿,实行防范性补偿、即时性补偿与修复性补偿,实施实体性补偿、功能性补偿与价值性补偿。不同的补偿类型,其补偿主体、客体、原则、标准、方式各不相同,但总体上都遵循立法约束、政策引导与行政监管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补偿运行模式。建议开展矿产开发的资源环境补偿机制建设试点工作;形成部门间协调管理的工作机制;加强对矿产开发生态环境补偿的监督和评估。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资源型经济的形成:自强机制与个案研究 [J].
张复明 ;
景普秋 .
中国社会科学, 2008, (05) :117-130+207
[2]   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基金及其效应分析 [J].
张复明 ;
景普秋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09) :30-37
[3]   生态补偿的理论探讨 [J].
毛显强 ;
钟瑜 ;
张胜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2, (04) :40-43
[4]  
亟待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N]. 宗建树.中国环境报. 2003
[5]  
超越与保守[M]. 法律出版社 , 吕忠梅主持, 2003
[6]   The ecosystem services framework and natural capital conservation [J].
Turner, R. K. ;
Daily, G. C. .
ENVIRONMENTAL & RESOURCE ECONOMICS, 2008, 39 (01) :25-35
[7]   CONSERVATION RECONSIDERED [J].
Krutilla, John V.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67, 57 (04) :777-786
[8]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J] . R. H. Coase.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 1960
[9]   THE THEORY OF VALUE AS APPLIED TO NATURAL RESOURCES [J].
Ise, John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25, 15 (02) :284-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