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关于证候概念的探讨
被引:4
作者
:
符友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北京市中医研究所,
符友丰
危北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北京市中医研究所,
危北海
机构
:
[1]
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北京市中医研究所,
来源
:
黑龙江中医药
|
1991年
/ 06期
关键词
:
证候;
疾病;
病证;
方证;
概念;
思维形式;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对于"证候"这样一个应用广泛的名词,它的涵义究竟是什么,学术界迄今难以定论.概念含混不仅困扰中医界,也引起出版界的关注.《中国大百科全书》一位编审统稿中发现:中医有关名词如证、症、病、证名、证型、辨证等概念不清,运用时彼此
引用
收藏
页码:5 / 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证—病正症”辨
陆广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陆广莘
[J].
中医杂志,
1990,
(04)
: 11
-
14
[2]
说文解字注.[M].(汉)许慎 撰;(清)段玉裁 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
中医临证备要.[M].秦伯未等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4]
金匮要略方论.[M].(汉)张机述;(晋)王叔和集;.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
1
→
共 4 条
[1]
“证—病正症”辨
陆广莘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陆广莘
[J].
中医杂志,
1990,
(04)
: 11
-
14
[2]
说文解字注.[M].(汉)许慎 撰;(清)段玉裁 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
中医临证备要.[M].秦伯未等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4]
金匮要略方论.[M].(汉)张机述;(晋)王叔和集;.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