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入体拉张定位模式评述

被引:1
作者
S.R.Paterson
T.K.Fowler Jr.
陈富文
机构
关键词
拉张; 围岩; 岩石; 侵入体; 岩浆; 火成岩体; 定位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为了解释侵入体的定位空间,关于岩浆在地壳浅部至中部的诸多定位模式通常依赖于局部的或区域性的拉张作用。我们认为,现有的拉张定位模式可用来解释席状岩墙群或具有内部分层的侵入体的定位过程,但用来说明椭圆形侵入体或岩基的定位就不那么合适了。理由如下:(1)岩石强度和地壳应力使得在地壳深处不可能保存大的空位,因而围岩的拉张必然要求同时有岩浆注入来平衡;(2)断层的滑动速率(数毫米—数厘米/年)控制着围岩的拉张速率,因而要求小批量岩浆的多次贯入;(3)由于小批量贯入的岩浆呈席状且厚度小,故将迅速冷却,形成席状侵入体或岩墙群。然而,如果满足一定的动力学条件,则拉张作用配合其他机制可使椭圆形侵入体的定位变得容易。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7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