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生活服务业与人口匹配关系研究——基于上海浦东新区实证研究

被引:7
作者
吴煜 [1 ,2 ]
李永浮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2] 上海大学建筑系
关键词
匹配关系; 居民生活服务业; 人口; 城镇生活服务功能; 城镇化; 浦东新区;
D O I
10.19626/j.cnki.cn31-1163/f.2019.02.008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F719 [服务业];
学科分类号
1407 ;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摘要
一个普遍性的前置假设伴随着中国的快速城镇化,即城镇区域内各类型社会生活服务设施体系的发展滞后于人口的集聚和土地的扩张,进而导致城镇服务功能不足。要实现城镇化的以人为本,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生活在城镇中的居民能够方便地享受到城镇所聚合的各项服务。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居民对便利生活的空间尺度认知,建立了城镇区域内各类居民生活服务业网点与人口分布之间匹配关系的分析方法,从生活服务便利的角度,勾勒出城镇生活服务功能格局的现实状况。对于浦东新区这一高度城镇化地域,单纯地以城镇化水平来衡量已没有太大意义。而居民生活服务业与人口匹配关系的研究不仅能够直观呈现出浦东新区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居民生活服务功能空间上的差异,并且能够较为具体地反映出空间差异的程度,从而为地域内城镇生活服务功能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有效指引。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中国人口城镇化质量评价及省际差异分析 [J].
薛德升 ;
曾献君 .
地理学报, 2016, 71 (02) :194-204
[2]  
人的城市化:内涵界定、路径选择与制度基础——基于农民城市化过程的分析框架[J]. 王海娟.人口与经济. 2015(04)
[3]   关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编制大背景的几点认识 [J].
陆大道 ;
陈明星 .
地理学报, 2015, 70 (02) :179-185
[4]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人的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研究——基于居民感知视角的实证分析 [J].
曹华林 ;
李爱国 .
宏观经济研究, 2014, (10) :113-121
[5]   国内外生活圈规划研究与规划实践进展述评 [J].
肖作鹏 ;
柴彦威 ;
张艳 .
规划师, 2014, 30 (10) :89-95
[6]  
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本质研究[J]. 任远.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7]   消费性服务业研究综述 [J].
梁华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 24(S2) (S2) :467-472
[8]   国外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启示 [J].
路红艳 .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 2013, 29 (06) :26-29+6
[9]   生活圈理论视角下的县域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以江苏省邳州市为例 [J].
孙德芳 ;
沈山 ;
武廷海 .
规划师, 2012, 28 (08) :68-72
[10]   化地不化人的城市化符合中国国情吗?——人口密集型的“老浦西”和土地资本密集型的“新浦东”的历史比较 [J].
文贯中 ;
熊金武 .
城市规划, 2012, 36 (04) :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