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亚热带和温带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呼吸的季节模式及环境响应特征

被引:3
作者
于贵瑞
温学发
李庆康
张雷明
任传友
刘允芬
关德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应用生态研究所 北京100101
[2] 北京100039
[3] 沈阳110016
[4]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5] 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ChinaFLUX; 涡度相关; 生态系统呼吸; Q10; 干旱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 [森林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作为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网络(ChinaFLUX)的组成部分,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对千烟洲亚热带人工针叶林和长白山温带阔叶红松混交林生态系统CO2通量进行了长期观测.利用以温度和水分为驱动变量的连乘形式以及Q10形式的生态系统呼吸模型,分析了2003年中国亚热带和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呼吸的季节变化及其环境响应特征.研究结果表明:(i)温度是控制生态系统呼吸特征的主导因素,温度和水分的协同作用共同控制着生态系统呼吸,利用这两个变量基本上可以描述生态系统呼吸的季节变异特征;对受到干旱胁迫的生态系统而言,水分条件也可能转化成为生态系统呼吸的主导因素.(ii)模型对比分析表明,在干燥的气候条件下,Q10模型对水分的响应能力比连乘模型更敏感,基于Q10模型可以准确描述生态系统呼吸的季节模式.(iii)基于Q10模型估算的千烟洲亚热带人工针叶林和长白山温带阔叶红松混交林生态系统呼吸年总量分别为1197和1268gC·m?2,而基于连乘模型估算的生态系统呼吸年总量分别为1209和1303gC·m?2.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9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复杂地形条件下森林植被湍流通量测定分析[J]. 温学发,于贵瑞,孙晓敏,刘允芬.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S2)
  • [2] 中国通量观测网络(ChinaFLUX)能量平衡闭合状况的评价[J]. 李正泉,于贵瑞,温学发,张雷明,任传友,伏玉玲.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S2)
  • [3] 千烟洲人工针叶林CO2通量季节变化及其环境因子的影响[J]. 刘允芬,宋霞,孙晓敏,温学发,陈永瑞.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S2)
  • [4] 气象条件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CO2通量的影响[J]. 关德新,吴家兵,于贵瑞,赵晓松,韩士杰,金昌杰.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S2)
  • [5] Net water vapour exchange over a mixed needle and broad-leaved forest in Changbai Mountain during autumn[J] . Wen Xuefa,Yu Guirui,Sun Xiaomin,Li Qingkang,Ren Chuanyou,Han Shijie.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2003 (4)
  • [6] Sonic anemometer tilt correction algorithms
    Wilczak, JM
    Oncley, SP
    Stage, SA
    [J]. BOUNDARY-LAYER METEOROLOGY, 2001, 99 (01) : 127 - 150
  • [7] Effects of soil water content on soil respiration in forests and cattle pastures of eastern Amazonia
    Davidson, EA
    Verchot, LV
    Cattânio, JH
    Ackerman, IL
    Carvalho, JEM
    [J]. BIOGEOCHEMISTRY, 2000, 48 (01) : 53 - 69
  • [8] Turbulent flux measurements above and below the overstory of a boreal aspen forest
    Blanken, PD
    Black, TA
    Neumann, HH
    Den Hartog, G
    Yang, PC
    Nesic, Z
    Staebler, R
    Chen, W
    Novak, MD
    [J]. BOUNDARY-LAYER METEOROLOGY, 1998, 89 (01) : 109 -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