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南旱区微集水种植条件下谷子边际效应和生理特性的响应

被引:52
作者
丁瑞霞
贾志宽
韩清芳
任广鑫
王俊鹏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微集水; 边际效应; 光合速率; 抗旱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5 [粟(谷子、小米)];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研究宁南旱区不同微集水种植带型谷子边际效应和生理特性,对进一步明确和完善微集水种植技术增产的机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方法】以大同14号谷子为材料,测定边行和中行不同带型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以及作物产量。【结果】不同带型边行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素含量均大于中行;同一沟垄比值,随着沟和垄的宽度变大,不同带型谷子的边行优势增强,产量边际效应指数和边际效应均增大;边行的增产作用呈上升趋势,最大增产率达到196.5%,而中行的增产作用呈下降趋势,最低仅为12.4%;带型45﹕45的产量在两年中均达到最高,2004年为5028kg·ha-1,较对照增产132%;2005年为2075.6kg·ha-1,增产178.9%;同一处理内边行和中行的增产贡献率分别为:处理1(30﹕30)100%(无中行),处理2(45﹕45)79.67%、20.33%,处理3(60﹕60)71.43%、28.57%,处理4(75﹕75)69.38%、30.62%。【结论】不同带型中谷子边行和中行的光合作用特性不同,边际效应在同一沟垄比值下,随着沟和垄宽度的变大而变大。
引用
收藏
页码:494 / 50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旱作农田沟垄微型集雨结合覆盖玉米种植试验研究 [J].
李小雁 ;
张瑞玲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2) :45-48+52
[2]   黄土丘陵区大垄沟优化措施对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 [J].
方锋 ;
黄占斌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 (02) :31-35
[3]   微集水种植技术的农田水分调控效果模拟研究 [J].
韩清芳 ;
李向拓 ;
王俊鹏 ;
蒋骏 ;
丁瑞霞 ;
刘正辉 ;
贾志宽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2) :78-82
[4]   宁南旱区粮食生产与降水丰歉年景的划分 [J].
廖允成 ;
张景林 ;
王留芳 ;
王立祥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2, (03) :180-182
[5]   宁南半干旱偏旱区旱作糜子田水分动态与平衡研究 [J].
李军 ;
王立祥 ;
杜世平 .
中国农业气象, 2002, (02) :23-27
[6]   宁南半干旱区农田微集水种植技术效果研究 [J].
王俊鹏 ;
韩清芳 ;
王龙昌 ;
贾志宽 .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4) :16-20
[7]   宁南半干旱地区谷子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 [J].
王俊鹏 ;
马林 ;
蒋骏 ;
贾志宽 .
水土保持通报, 2000, (03) :41-43
[8]   冬小麦对不同土壤水分的生理和形态响应 [J].
吴海卿 ;
段爱旺 ;
杨传福 ;
不详 .
华北农学报 , 2000, (01) :92-96
[9]   谷子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及水分利用效率 [J].
廖建雄 ;
王根轩 .
植物生理学报, 1999, (04) :362-368
[10]   降水资源有效化与旱地农业 [J].
姚建民 ;
殷海善 .
资源科学, 1999, (04) :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