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现代最大冰原区第四纪冰川作用

被引:8
作者
易朝路
李孝泽
屈建军
机构
[1]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 
[4]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
[5] 甘肃兰州 
关键词
普若岗日冰原; 青藏高原; 5套冰碛垄; 相对年代; 第四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6 [冰川];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普若岗日冰原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冰原,总面积达400km2.野外观察表明,从现代冰舌前端开始向山外有5套终碛垄和侧碛垄系列,分别称之为冰碛垄Ⅰ、Ⅱ、Ⅲ、Ⅳ和Ⅴ.根据地貌位置、地层关系、相对风化程度、风的改造程度和覆盖在有冰川漂砾的戈壁上的沙子的电子自旋共振(ESR)年代,并与中国西部山地第四纪冰川数值年代比较,这些冰碛垄分别形成于现代冰川、小冰期、新冰期、末次冰期晚阶段和早阶段.冰碛垄V中的花岗岩漂砾散布于距山前6km以内的山麓平原,说明在第四纪晚期冰原西坡的古冰川虽到达山麓平原,但未能与邻近山地古冰川相连形成统一大冰盖.
引用
收藏
页码:491 / 49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从冰前风沙地貌初看普若岗日冰原的形成演变 [J].
李孝泽 ;
姚檀栋 ;
屈建军 ;
张伟民 .
冰川冻土, 2002, (01) :63-67
[2]   普若岗日冰原及其小冰期以来的冰川变化 [J].
蒲健辰 ;
姚檀栋 ;
王宁练 ;
丁良福 ;
张其花 .
冰川冻土, 2002, (01) :87-92
[3]   冰碛物ESR测年与天山乌鲁木齐河源末次冰期系列 [J].
易朝路 ;
焦克勤 ;
刘克新 ;
李玲 ;
业渝光 .
冰川冻土, 2001, (04) :389-393
[4]   青藏高原冰期环境与冰期全球降温 [J].
刘东生 ;
张新时 ;
熊尚发 ;
秦小光 .
第四纪研究, 1999, (05) :385-396
[5]   天山乌鲁木齐河河源末次冰期以来冰川沉积物AMS测年及其意义 [J].
易朝路 ;
刘克新 ;
崔之久 .
科学通报, 1998, (06) :655-656
[6]   青藏高原末次冰期最盛时的冰川与环境 [J].
施雅风 ;
郑本兴 ;
姚檀栋 .
冰川冻土, 1997, (02) :3-10+12-19
[7]   近2ka来高分辨的连续气候环境变化记录——古里雅冰芯近2ka记录初步研究 [J].
姚檀栋 ;
杨志红 ;
皇翠兰 ;
焦克勤 ;
谢超 ;
L.G.Thompson .
科学通报, 1996, (12) :1103-1106
[8]   中国海岸风成沙ESR测年的研究 [J].
业渝光 ;
刁少波 ;
和杰 ;
高钧成 .
海洋与湖沼, 1995, (05) :488-493
[9]   青藏高原的泛冰盖遗迹与冰期 [J].
徐道明,沈永平 .
冰川冻土, 1995, (03) :213-229
[10]   青藏高原中东部最大冰期时代高度与气候环境探讨 [J].
施雅风,郑本兴,李世杰,叶佰生 .
冰川冻土, 1995, (02) :9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