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上古生界碎屑岩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初探

被引:43
作者
陈孟晋
刘锐娥
孙粉锦
拜文华
黄月明
机构
[1] 西北大学,西北大学,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西安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河北廊坊,西安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河北廊坊,河北廊坊,河北廊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河北廊坊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 碎屑岩储层; 孔隙分布; 孔隙成因; 次生孔隙;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2.04.018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碎屑岩储层的孔隙特征是油气勘探开发中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次生孔隙发育的特殊性更增加了研究难度。本文从微观上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地区上古生界碎屑岩盒 8、山 1储层的孔隙类型、孔隙组合、孔隙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对于孔隙分布、孔隙成因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提出次生孔隙是主要孔隙类型 ,次生孔隙发育区也是天然气的高产富集区。这些研究无疑为该区天然气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39 / 64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碎屑岩储集层溶蚀型次生孔隙发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J].
刘林玉 ;
陈刚 ;
柳益群 ;
邸世祥 ;
薛祥煦 .
沉积学报, 1998, (02) :97-101
[2]  
油气储层评价技术.[M].裘亦楠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