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生殖生长期根系形态性状与产量关系研究

被引:31
作者
金剑
刘晓冰
王光华
李艳华
潘相文
S.J.Herbert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3] 美国麻省大学植物与土壤科学系 北京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4] 哈尔滨
[5] 哈尔滨 美国麻省大学植物与土壤科学系
[6] 阿姆斯特市
关键词
大豆; 产量; 根系; 生殖生长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稳定的大豆新品系进行连续2年的生殖生长期根系形态性状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生殖生长期根系形态性状存在较明显的基因型差异,尤其在R5期后,产量较高的海-560的根系生物量、根体积和根长均大于观-009;施肥有效地促进根系生长,降水较多的年份土壤中的根系密度较高,施肥增强这种趋势,尤以0-30cm内的土层显著;根系性状与产量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根长与产量的关系更为密切。在雨养农业中,选育根系强大的品种,并根据气候变化因地制宜的科学施肥,协调水肥关系,提高水分及养分利用率,对于提高作物产量是十分必要的。
引用
收藏
页码:253 / 25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大豆Glycine max(L.) Merrill根系研究进展 [J].
金剑 ;
刘晓冰 ;
王光华 .
大豆科学, 2002, (03) :223-227
[2]   植物地下生物量研究进展 [J].
宇万太 ;
于永强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6) :927-932
[3]   对肥水条件反应不同的大豆品种根系性状的比较研究 [J].
杨秀红 ;
吴宗璞 ;
张国栋 ;
不详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01, (03) :24-26+30
[4]   根系研究的现状与展望(下) [J].
刘晓冰 ;
王光华 ;
森田茂纪 .
世界农业, 2001, (09) :42-44
[5]   大豆根系生长和活性特点的研究 [J].
孙广玉 ;
何庸 ;
张荣华 ;
张代平 .
大豆科学, 1996, (04) :317-321
[6]   大豆抗旱品种特性的研究 [J].
王法宏 .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0, (03) :196-199
[7]   大豆不同抗旱性品种根系性状的比较研究 Ⅰ、形态特征及解剖组织结构 [J].
王法宏 ;
郑丕尧 ;
王树安 ;
王瑞舫 .
中国油料, 1989, (01) :34-39
[8]   大豆根系生长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J].
傅金民 ;
董钻 .
大豆科学, 1987, (04) :261-271
[9]   大豆根系的生理生化合成功能与花荚脱落关系的初步研究 [J].
金滢完 ;
金光春 .
吉林农业科学, 1984, (03) :43-47
[10]   盆栽条件下大豆冠根比研究初报 [J].
董钻 ;
孙卓韬 ;
王克晶 ;
蒋工颖 ;
温景文 ;
薛延武 .
吉林农业科学, 1982, (04) :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