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词类本质的一个动态认知视角

被引:31
作者
张韧
机构
[1]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关键词
动态网络; 范畴化; 词类; 以使用为基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03 [语义学、语用学、词汇学、词义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本文从以使用为基础的认知语法模式和相关理论出发分析汉语词类著名的灵活现象,强调词类与句法的连续性,提出一个词类实际上囊括了具体词目、抽象词汇范畴、半抽象以及抽象构式之间的相互范畴化网络关系。词类可以在不同抽象化层次上建立,而词类的灵活用法常常可以直接被低层次单位范畴化,其心理地位取决于该用法的使用频率。
引用
收藏
页码:233 / 243+286 +28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转喻的构式化表征 [J].
张韧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7, (02) :21-28
[2]   构式与语法系统的认知心理属性 [J].
张韧 .
中国外语, 2006, (01) :29-34
[3]   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 [J].
袁毓林 .
中国社会科学, 1995, (01) :154-170
[4]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陆俭明著, 2003
[5]  
不对称和标记论[M]. 江西教育出版社 , 沈家煊著, 1999
[6]  
汉语语法问题[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张静 著, 1987
[7]  
语法答问[M]. 商务印书馆 , 朱德熙[著], 1985
[8]  
Pre-established categories don't exist: Consequences for language description and typology[J] . Martin Haspelmath.Linguistic Typology . 2007 (1)
[9]  
Spoken syntax: The phonetics of giving a hand in New Zealand English[J] . Jennifer Hay,Joan Bresnan.The Linguistic Review . 2006 (3)
[10]  
Exemplar-based syntax: How to get productivity from examples[J] . Rens Bod.The Linguistic Review . 200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