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比较蛋白组学的初步研究

被引:3
作者
冯雪
叶能胜
张荣利
赵艳峰
张会亮
罗国安
王义明
机构
[1] 清华大学分析中心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蛋白质组; 二维电泳; 质谱;
D O I
10.13595/j.cnki.issn1000-0720.2006.0133
中图分类号
R542.22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建立了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利用二维电泳(2DE)分离正常与梗死心肌组织的蛋白,得到不同条件下的蛋白质组图谱。在pH 5~8范围下采用银染方法通常可以检测出超过800个蛋白点。对比正常心肌组织,梗死组织31个蛋白表达上调,18个蛋白表达下调。我们选择其中具有显著性变化的18个蛋白进行质谱分析,并通过数据库检索,成功鉴定了其中的8个蛋白。其中,Hsp27,HspB6,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阿朴脂蛋白A-I,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的重要标志物,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提供药物作用靶点。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Genomics, proteomics and bioinformatics of human heart failure[J] . C.G. Dos Remedios,C.C. Liew,P.D. Allen,R.L. Winslow,J.E. Van Eyk,M.J. Dunn.Journal of Muscle Research and Cell Motility . 200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