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我国水稻矮化育种工作自五十年代取得突破后,至今已20多年了,育种水平不断提高。多年来,我们从事丛化育种的研究,亦已获得初步成果,育成一些新的高产品种类型,在生产上应用推广,经济效益显著。现就丛化育种的理论和实践作一些探讨。一、新品种模式的设想及其依据农作物的干物质有90—95%是由光合作用初次合成的有机物质构成的。栽植密度适当的水稻群体,由于其单位面积内营养器官的增加(包括总蘖数的增加和相应叶面积的增加)而能充分利用地力,更好地发挥同化器官的光合作用,从而制造和积累更多的营养物质;当群体的密度未超出或未显著超出合理的范围时,则在其他综合栽培措施的配合之下,可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