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森林及高山背景区域SO2、NOx、CO本底特征

被引:8
作者
苏彬彬 [1 ]
刘心东 [1 ]
陶俊 [2 ]
机构
[1] 福建省武夷山大气背景值监测站
[2]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华东背景区域; SO2; NOx; CO; 变化特征; 气象因子; 后向轨迹;
D O I
10.19316/j.issn.1002-6002.2013.06.004
中图分类号
X831 [大气监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国家大气背景监测福建武夷山站是中国华东区域背景站点之一,可代表华东森林及高山区域背景状况。为了解该区域的大气背景状况,评估区域污染现状以及污染物输送在区域污染中的作用,选取福建武夷山背景站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主要气体污染物(SO2、NO x、CO)为期1年的监测数据,研究各污染物在不同时间尺度的浓度变化特征和相关关系,以及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并利用后向轨迹模式探讨区域输送对华东森林及高山背景区域各气体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武夷山背景点监测期间SO2、NO x、CO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3.9、5.1、409.8μg/m3,且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春、冬季明显高于夏、秋季;三者日变化幅度均很小,呈现出单谷型分布型态,说明武夷山背景点受人为活动的影响很小,主要受气象条件影响;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O2与NO x浓度相关性较好,与湿度有较好的负相关,与风速在冬季具有一定的正相关,NO x与CO浓度在秋季和冬季的相关性较好,且二者与温度的负相关性较好。后向轨迹分析结果表明,SO2全年最大浓度峰值主要来自北方采暖季燃煤排放的远距离输送影响,NO x、CO全年最大值则源于生物质燃烧的远距离输送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2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夏秋季北京及河北三城市的大气污染联合观测研究[J]. 吴莹,吉东生,宋涛,朱彬,王跃思.环境科学. 2011(09)
[2]   沈阳及周边城市大气细粒子的分布特征及其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J].
马雁军 ;
刘宁微 ;
王扬锋 ;
洪也 ;
张云海 ;
刘庆鹜 .
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1 (06) :1168-1174
[3]   中国生物质燃烧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 [J].
田贺忠 ;
赵丹 ;
王艳 .
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1 (02) :349-357
[4]   华中地区偏远站点金沙站气态污染物的变化特征 [J].
林伟立 ;
徐晓斌 ;
孙俊英 ;
李怡 ;
孟昭阳 .
中国科学:化学, 2011, 41 (01) :136-144
[5]   中国区域反应性气体排放源清单 [J].
曹国良 ;
安心琴 ;
周春红 ;
任彦卿 ;
涂娟 .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07) :900-906
[6]   输送对区域本底站痕量气体浓度的影响 [J].
徐晓斌 ;
刘希文 ;
林伟立 .
应用气象学报, 2009, (06) :656-664
[7]   长三角区域背景地区SO和NO本底特征 [J].
牛彧文 ;
顾骏强 ;
浦静姣 ;
俞向明 ;
马千里 .
环境化学, 2009, (04) :590-593
[8]   北京大气中SO2浓度变化特征 [J].
吉东生 ;
王跃思 ;
孙扬 ;
马志强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9, 14 (01) :69-76
[9]   北京地区SO2、NOx、O3和PM2.5变化特征的城郊对比分析 [J].
刘洁 ;
张小玲 ;
徐晓峰 ;
徐宏辉 .
环境科学, 2008, (04) :1059-1065
[10]   夏末秋初北京市区与背景区大气污染物的对比分析 [J].
温天雪 ;
王跃思 ;
徐宏辉 ;
马志强 ;
吉东生 .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5) :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