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金山各边界断裂的归属性

被引:27
作者
伍跃中 [1 ]
李荣社 [1 ]
王战 [2 ]
雷学武 [1 ]
张转 [1 ]
谢丛瑞 [1 ]
机构
[1]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2] 西北大学地质系
关键词
阿尔金山; 断裂构造; 断裂演化; 转换断层; 共轭滑移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系统研究阿尔金山南缘断裂、西北缘断裂、北缘红柳沟-拉配泉断裂的构造属性,对重新认识中国大陆西部构造格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卫星遥感图像宏观解译和野外调查基础上,充分参考了近年来的区域地质调查和前人研究成果,分析了阿尔金山各边界断裂特征,结果表明南缘断裂形成于元古宙,早古生代中晚期是一条具有右行走滑性质的巨型陆内转换断层,中新生代分段差异复活;西北缘断裂系形成较晚,中新生代以来发生强烈的左行走滑,应属于亚洲共轭滑移系的组成部分;红柳沟-拉配泉断裂属于塔里木地块中央构造带系统,是一条蛇绿构造混杂带,早古生代属于陆缘或陆间裂谷.它们三者分属于不同的断裂系统,具有不同的形成演化史,其活动形式和构造意义各有不同,但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引用
收藏
页码:662 / 67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 [1] 柴-欧微地块花岗岩地球化学和Nd-Sr-Pb同位素组成:基底性质和构造属性启示
    陈能松
    王新宇
    张宏飞
    孙敏
    李晓彦
    陈强
    [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7, (01) : 7 - 21
  • [2] 阿尔金-康西瓦剪切-推覆系统和帕米尔推覆构造的遥感解析
    刘刚
    李述靖
    赵福岳
    张瑞江
    [J]. 地球学报, 2006, (01) : 25 - 29
  • [3] 敦煌盆地中、下侏罗统含油气系统分析
    江平
    范小林
    [J]. 地球科学, 2005, (02) : 211 - 214+254
  • [4] 走滑断裂、“挤压性盆-山构造”与油气资源关系的探讨
    许志琴
    曾令森
    杨经绥
    李海兵
    姜枚
    金之钧
    郑和荣
    郭齐军
    [J]. 地球科学, 2004, (06) : 631 - 643
  • [5] 1∶25万地质填图进一步揭开了青藏高原大地构造的神秘面纱
    任纪舜
    肖黎薇
    [J]. 地质通报, 2004, (01) : 1 - 11
  • [6] 阿尔金断裂带构造活动的40Ar/39Ar年龄证据
    刘永江
    葛肖虹
    J.Genser
    F.Neubauer
    G.Friedl
    常丽华
    任收麦
    R.Handler
    [J]. 科学通报, 2003, (12) : 1335 - 1341
  • [7] 柴达木盆地及相邻造山带区域断裂系统
    汤良杰
    金之钧
    戴俊生
    张明利
    张兵山
    [J]. 地球科学, 2002, (06) : 676 - 682
  • [8] 青藏高原北缘中生代伸展构造40Ar/39Ar测年和MDD模拟
    陈宣华
    尹安
    George E.Gehrels
    王小凤
    Eric S.Cowgill
    Marty Grove
    T.Mark Harrison
    陈正乐
    [J]. 地球学报, 2002, (04) : 305 - 310
  • [9] 阿尔金断裂带8Ma左右的快速走滑及其地质意义
    陈正乐
    万景林
    王小凤
    陈宣华
    潘锦华
    [J]. 地球学报, 2002, (04) : 295 - 300
  • [10] 阿尔金山北段晚新生代山体抬升的裂变径迹证据
    万景林
    王瑜
    李齐
    王非
    王二七
    [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1, (04) : 222 -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