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Zn、Cd和Cr等元素的生物有效性研究——以胶州湾水生系统为例

被引:6
作者
鲁静
李广玉
叶思源
机构
[1]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生物有效性; 组分存在形态; 孔隙水; 地球化学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4 [海洋监测];
学科分类号
0804 ; 082803 ;
摘要
本文首先利用同站位多介质同采的资料分析研究了各环境介质中的不同痕量金属对生物富集的贡献,提出孔隙水中Pb、Zn、Cd、Cr对生物体中同名组分富集的贡献较大;进而采用PHREEQC软件模拟了孔隙水中Pb、Zn、Cd、Cr四种元素的组分存在形态,结果表明:PbCO3、Zn2+、CdCl2、Cr(OH)3分别为孔隙水中Pb、Zn、Cd、Cr的优势态,但其生物有效形态依次为PbSO4、ZnOHCl、CdCl+、Cr(OH)2+。最后作者提出生物对其所处环境介质中痕量金属的富集并不取决于痕量金属的总量或其相应的优势态浓度的多寡,而是取决于痕量金属的生物有效态的浓度大小。
引用
收藏
页码:603 / 60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铬污染及其生态效应附视频 [J].
徐衍忠 ;
秦绪娜 ;
刘祥红 ;
张乃香 ;
周英莲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2, (S1) :8-9+28
[2]   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现状与进展 [J].
叶思源 ;
孙继朝 ;
姜春永 .
地球学报, 2002, (05) :477-482
[3]   黄河(喇嘛湾段)沉积物中铜、铅、锌、镉的化学形态研究 [J].
杨宏伟 ;
张毅 .
中国环境监测, 2002, (05) :13-16
[4]   利用SPSS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的一个实例 [J].
喻开志 .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2, (02) :29-34
[5]   金属镉在鱼体中的生物富集作用 [J].
孟晓红 .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1997, (01) :8-11
[6]   海洋细菌作用下海水中铬化学形态的转化 [J].
杨逸萍,胡明辉,王培新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4, (06) :72-79
[7]   海水中可溶铬的化学形态研究 [J].
杨孙楷 ;
林建东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85, (05) :572-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