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地震频率范围内首都圈地区近地表S波速度结构附视频

被引:22
作者
沈伟森 [1 ]
罗艳 [1 ,2 ]
倪四道 [1 ]
崇加军 [1 ]
陈颙 [1 ]
机构
[1] 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
[2]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关键词
沉积层; S波速度结构; 井下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31 [];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近地表沉积层的S速度结构是强地面震动模拟和地震灾害估计的重要参数,尤其是浅部的S波速度结构在工程上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目前大部分资料来源于工程钻孔或工程地震探测,很少有地震波频率范围内的S波速度结构,或者深度达数百米的S波速度结构.通过对天然地震的井下摆波形记录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测量地震波频率范围深达数百米的S波速度的有效方法.收集了首都圈地区44个井下摆的近震记录,利用广义射线方法确认了直达S波及其在地表的反射波震相,并通过测量不同台站上两个震相的到时差,获得了首都圈地区浅层100—500m深度范围的S波速度结构.研究发现,浅部100m的平均S波速度低于300m/s.当深度增加到500m时S波速增加到800m/s,平均速度梯度为0.8(m/s)/m.研究结果表明,井下摆地震记录波形是研究沉积盆地浅层S波结构的重要资料,将为沉积盆地的强地面震动模拟提供重要基础参数.
引用
收藏
页码:137 / 146+256 +25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首都圈地壳网格化三维结构 [J].
嘉世旭 ;
齐诚 ;
王夫运 ;
陈棋福 ;
张先康 ;
陈顒 .
地球物理学报, 2005, (06) :103-111
[2]   大庆台网地壳速度模型初步研究 [J].
王凤贤 ;
魏小虹 ;
王玉先 ;
李波 ;
彭春红 .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3, (04) :75-79
[3]  
首都圈地区地壳最新构造变动与地震[M]. 科学出版社 , 徐锡伟等著, 2002
[4]  
场地·地基·设计地震[M]. 地震出版社 , 周锡元, 1990
[5]  
Site amplification,scattering,andintrinsic attenuationinthe Mississippi embaymentfromcoda waves .2 Jemberie L A,Langston AC. Bull Seism Soc Amer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