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四、八年级学生课后补习的代价与收益

被引:18
作者
曾晓东
周惠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补习教育; 课后补习; 补习频率; 补习收益; 补习代价;
D O I
10.14082/j.cnki.1673-1298.2012.06.011
中图分类号
G40-052 [教育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补习"作为家庭为子女课后学习做出的安排,逐渐由个人行为演变为社会现象,并对公共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国际上对补习教育的系统研究相比,我国大城市补习现象普遍但调查研究缺乏。针对北京市城区四、八年级课后"补习"的抽样调查说明,小学生课后兴趣班学习的比例高于初中生,但获得相对竞争优势是小学生和初中生课后补习的主要目的。家长对补习教育的热衷来自人类决策行为的缺陷。尽管只有初中生每周一次的数学补习显示了显著效果,但补习仍成为普遍现象,家庭平均每月花费千元用于补习。政策干预家庭补习行为虽然有一定空间,但政策在应对有深厚社会文化基础的家庭行为时有其自身的缺陷,期望以突变的方式更改公众选择不具备合理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城市家庭教育支出:一个案例分析 [J].
沈百福 ;
杜晓利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 29 (10) :21-25
[2]   中国城镇学生教育补习研究 [J].
薛海平 ;
丁小浩 .
教育研究, 2009, (01) :39-46
[3]   从博弈论的角度看“教育减负” [J].
文雪 ;
扈中平 .
中国教育学刊, 2007, (01) :22-24
[4]   高中生教育补习支出:影响因素及政策启示 [J].
雷万鹏 .
教育与经济 , 2005, (01) :39-42
[5]   我国中小学教学质量真比美国高吗?(下) [J].
扈中平 ;
刘朝晖 ;
不详 .
中小学管理 , 2001, (12) :36-37
[6]   我国中小学教学质量真比美国高吗?(上) [J].
扈中平 ;
刘朝晖 .
中小学管理, 2001, (11) :34-35
[7]   北京地区中学生学习策略水平的调查研究 [J].
潘颖秋 ;
刘善循 ;
龚志宇 .
心理科学, 2000, (06) :694-698+766
[8]  
制度与行为经济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阿兰·斯密德(AllanA.Schmid)著, 2004
[9]  
Demand for private supplementary tutoring: conceptual considerations, and socio-economic patterns in Hong Kong[J] . Mark Bray,Percy Kwok.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 2003 (6)
[10]  
Effect of Private Tutoring on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ination Performance in Turkey .2 Aysit Tansel,Fatma Bircan.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