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涉外劳动法律规范的弊端与矫正

被引:18
作者
单海玲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涉外劳动; 涉外用工; 法律制度创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2.5 [劳动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我国涉外劳动法律规范的主要弊端是将国内劳动法类推适用于涉外劳动法,导致彼此间在价值取向、调整范围、调控方法等方面产生冲突与碰撞,且在国家立法层面上缺乏国内劳动法与涉外劳动法有机衔接的效用机制。此外,现行涉外劳动制度无法满足涉外劳动中出现的由传统用工形式向灵活用工形式的发展趋向。我国涉外劳动法律规范的优化与创新路径应由国内劳动关系与涉外劳动关系分别立法与调整的双轨制,向构建以国民待遇为基准的劳动法一体化规范的单轨制过渡。强化强制性规范、任意性规范、国际公约三个层面上的融合度与适用性,藉此提升对涉外劳动这一特殊劳动关系类型的法律调整效用。构建基于劳动法框架下多元化灵活用工的管理模式及配套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商法规范的公法性与私法性、强制性与任意性辨梳 [J].
张强 .
山东社会科学, 2010, (06) :80-84
[2]   人才国际化战略:机理与设计 [J].
叶明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1) :24-29+114+123
[3]   国外人才资源开发的新思想、新理念 [J].
中共中央编译局课题组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4, (02) :17-26
[4]  
美国劳动雇佣法[M]. 法律出版社 , 林晓云等, 2007
[5]  
法理学[M]. 法律出版社 , 张文显, 2007
[6]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 .2 . 2002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