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技术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意义

被引:5
作者
杨建 [1 ]
王云龙 [2 ]
马明任 [3 ]
张秀荣 [3 ]
机构
[1]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环资中心
[2]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益农生物化学制品开发有限公司科技部
关键词
农业; 保护性耕作技术; 土壤肥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45 [有机农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和合理的解决措施,同时也指出了目前我国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中的各别弊端。通过对利弊两方面的阐述分析了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386 / 38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不同类型玉米杂交种对密度的反应评价 [J].
周文伟 ;
李桂芝 ;
李俊杰 ;
宋万友 ;
张豫成 .
玉米科学, 2004, (S2) :63-65
[2]   种植密度对不同地点玉米杂交种中单9409子粒品质的影响 [J].
常强 ;
马兴林 ;
关义新 ;
林治安 .
玉米科学, 2004, (04) :73-76
[3]   玉米质量与产量协同提高的关键技术研究 [J].
刘武仁 ;
冯艳春 ;
郑金玉 ;
刘凤成 ;
赵福仁 ;
不详 .
玉米科学 , 2004, (02) :79-81
[4]   杂交玉米引种高产栽培试验研究 [J].
邓小华 .
玉米科学, 2002, (03) :71-73
[5]   糯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发展前景 [J].
朱永平 ;
和凤美 ;
周苏文 ;
赵磊峰 .
玉米科学, 2002, (02) :61-63
[6]   永州市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J].
邓小华 .
作物研究, 2000, (04) :38-39
[7]   玉米种植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王鹏文,戴俊英,赵桂坤,刘鹏飞 .
玉米科学, 1996, (04) :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