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层底水油藏注入水存水率影响因素——以陆梁油田为例

被引:4
作者
杜殿发
王青
戴彩丽
赵福麟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关键词
薄层; 底水油藏; 注入水存水率; 隔板半径; 陆梁油田;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10.04.009
中图分类号
TE357.6 [];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薄层底水油藏注入水易沿垂向高渗透部位进入底水层造成存水率偏低。结合陆梁油田薄层底水油藏注水开发的生产特征,给出了该类油藏注入水存水率的计算公式;在试验区历史拟合的基础上,应用典型的一注一采非均质模型研究了注入水存水率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非均质性、沉积韵律、水平与垂直渗透率比和注水速度等;提出了调整注水速度、建立层内及底水隔板提高注入水存水率的方法。隔板半径优化结果表明,其值为20m左右效果明显,试验区注入水存水率和采出程度可分别提高20.46%和4.14%。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86+90+116 +9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产液量变化对水锥的作用机制 [J].
黄咏梅 ;
王子胜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8, (06) :83-85+116
[2]   提高薄层底水油藏注入水存水率室内研究 [J].
戴彩丽 ;
赵福麟 ;
韩力 ;
石国新 ;
任熵 ;
路建国 ;
刘巍 ;
姬承伟 .
石油学报, 2007, (03) :85-88
[3]   采用供给边界压力预测底水突破前水锥参数 [J].
蒋平 ;
张贵才 ;
葛际江 ;
齐宁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6, (06) :76-78+110
[4]   提高底水油藏采收率的综合处理技术 [J].
李洪玺 ;
刘全稳 ;
王健 ;
王仲军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6, (02) :66-67+71+107
[5]   油田开发后期提高存水率的途径探讨 [J].
孙秀英 ;
黄国忠 ;
王中华 ;
罗前 ;
黄瑞婕 ;
任静 .
河南石油, 2005, (03) :24-26+98
[6]   广义存水率及其应用 [J].
高博禹 ;
王建波 ;
彭仕宓 ;
邓川 .
新疆石油地质, 2004, (05) :541-543
[7]   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种新理论与新方法 [J].
窦宏恩 .
石油学报, 1998, (01) :81-84+7
[8]   应用存水率曲线评价油田注水效果 [J].
张锐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2, (02) :63-68
[9]   评价预测油田注水效果的一种方法 [J].
张锐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85, (04) :36-42
[10]  
油藏工程原理与方法.[M].姜汉桥等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