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源配置扭曲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被引:6
作者
赵强 [1 ,2 ]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
[2] 郑州大学
关键词
金融资源扭曲; 全要素生产率; 结构性参数; GMM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利用实证模型分析了金融资源配置扭曲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以及由此引起的经济增长率损失。研究表明,金融资源错置扭曲通过两个路径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两者的参数关系说明,金融资源配置的扭曲并不必然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这一影响效应的正负完全取决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各类经济指标参数。而目前,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的这一影响效应依然为负。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我国的金融资源配置手段依然是政策性为导向。实证结论证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每提升1个百分点,全要素生产率会提高1.11个百分点,并同时减少0.64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损失。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经济增长的源泉:人力资本、研究开发与技术外溢 [J].
赖明勇 ;
张新 ;
彭水军 ;
包群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2) :32-46+204
[2]   Credit supply and corporate innovation [J].
Amore, Mario Daniele ;
Schneider, Cedric ;
Zaldokas, Alminas .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13, 109 (03) :835-855
[3]  
Development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Chinese experience[J] . Chen HAO.China Economic Review . 200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