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低平原区农田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变异性——以河北省肥乡县为例

被引:44
作者
王波 [1 ]
毛任钊 [1 ]
曹健 [2 ]
王元仲 [3 ]
高云风 [3 ]
李冬梅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2] 石家庄市环境监测中心
[3] 不详
关键词
地统计学; 重金属; 空间变异性; 地理信息系统(GI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快速发展,农田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压力越来越大,其土壤环境质量的及时监测和掌握重金属在其空间的变异规律对农业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利用地统计学和GIS技术对海河低平原区(肥乡县)农田土壤耕层(020 cm)8种重金属含量空间变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去除异常值后,8种重金属含量都符合正态分布,且其含量算术平均值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通过变异函数分析,Pb和Cr具有纯块金效应,Cu和Zn符合指数模型,Ni和Cd符合球状模型,Hg和As符合带基台值的线性模型。在该地区以2.0 km为取样间距较大,以后调查时应该缩小间隔。Zn和Cd的空间变异性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而Cu、Ni、Hg和As的空间变异性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Pb和Cr在整个研究尺度上具有恒定的变异。Cu、Zn、Ni、Hg、As和Cd的变程差异较大,在2.513.7 km之间。通过普通kriging法局部插值,Cu、Zn、Ni和As含量由西南部向东北部含量逐步升高,但是Hg却表现出相反的分布趋势。这将为当地正在开展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082 / 409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南京城郊蔬菜基地土壤有效态铅、锌、铜和镉的空间分异及其驱动因子研究 [J].
张庆利 ;
史学正 ;
黄标 ;
于东升 ;
王洪杰 ;
Karin Blombaeck ;
Ingrid Oboern .
土壤, 2005, (01) :41-47
[2]   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 [J].
王军 ;
傅伯杰 ;
邱扬 ;
陈利顶 ;
余莉 .
生态学报, 2002, (08) :1173-1178
[3]   空间异质性定量研究理论与方法 [J].
李哈滨 ;
王政权 ;
王庆成 .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6) :93-99
[4]   北京东郊污灌区表层土壤微量元素的小尺度空间结构特征 [J].
王学军 ;
邓宝山 ;
张泽浦 .
环境科学学报, 1997, (04) :27-31
[5]   长江水系沉积物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地统计学方法 [J].
张朝生 ;
章申 ;
何建邦 .
地理学报, 1997, (02) :90-98
[6]   我国菜园土壤中某些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与分布 [J].
张民,龚子同 .
土壤学报, 1996, (01) :85-93
[7]   土壤特性空间变异性初步研究 [J].
雷志栋 ;
杨诗秀 ;
许志荣 ;
G.瓦肖尔 .
水利学报, 1985, (09) :10-21
[8]  
NY/T 395-2000.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S]. 2000
[9]  
GB 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S].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