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服务非营利组织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被引:8
作者
李小宁
田大山
机构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非营利; 委托-代理; 激励;
D O I
10.13766/j.bhsk.1008-2204.2003.02.006
中图分类号
F710 [贸易经济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摘要
通常认为 ,由于不存在利润激励 ,无偿服务非营利组织中将存在着严重的激励问题。但是大量事实证明 ,无偿服务非营利组织往往有着与营利性组织同样的运行效率 ,这说明利润以外的激励因素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产出门槛值监督”和“自我激励”是无偿服务非营利组织中的主要激励方式。文章利用委托 -代理模型研究了这两种机制的激励效果 ,指出“长期利益”和“利他主义”可以对代理人产生较强的当期激励 ,但不确定性的存在将削弱激励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The Role of the Non-Profit Enterprise. Hansmann H. The Yale Law Journal . 1980
[2]  
Altruism, Non-profits, and Economic Theory. Rose-Ackerman,Susan. Journal of Economics Literature . 1996
[3]  
The Nonprofit Economy. Weisbrod B. .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