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措施对柴达木盆地弃耕盐碱地效应分析

被引:45
作者
李海英
彭红春
牛东玲
王启基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宁,西宁,西宁,西宁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生物措施; 弃耕盐碱地; 效应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6.4 [盐碱土改良];
学科分类号
0910 ;
摘要
利用生物技术改良柴达木盆地弃耕盐碱地 ,3年结果表明 ,全盐量随着苜蓿种植年限的增加而降低。 0~30 cm耕作层全盐量由试验前的 1.5 18%下降到 0 .12 6 % ,脱盐率达 91.7% ,盐分表聚现象已不明显。土壤盐分季节变化呈 U型曲线 ,建植人工草地后 ,初级生产力明显提高。试验区植物群落的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均高于对照区。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柴达木盆地弃耕盐碱地紫花苜蓿生物量季节动态 [J].
彭宏春 ;
牛东玲 ;
李晓明 ;
杨慧青 ;
祁迎林 ;
费迎霞 .
草地学报, 2001, (03) :218-222+242
[2]   水-土壤-植物系统中盐分的迁移和植物耐盐性研究进展 [J].
李加宏 ;
俞仁培 .
土壤学进展, 1995, 23 (06) :9-20
[3]   青海柴达木盆地盐渍类型及盐渍地球化学特征 [J].
黎立群 ;
王遵亲 .
土壤学报, 1990, (01) :43-53
[4]   重盐渍土麦糠覆盖保苗增产技术的研究 [J].
龚家柯 .
土壤肥料, 1984, (04) :7-10
[5]  
荒漠绿洲农业生态系统.[M].李述刚等编著;.气象出版社.1998,
[6]  
青海土壤.[M].青海省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7]  
柴达木地区植被及其利用.[M].杜庆;孙世洲著;.科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