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河口细颗粒泥沙絮凝体粒径的谱分析

被引:8
作者
程江
何青
王元叶
刘红
夏小明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
[2]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上海
[4] 上海
[5] 浙江杭州
关键词
谱分析; 粒径; 絮凝体; LISST; 长江口; 徐六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141.1 [];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2003年6月利用现场激光粒度仪(LISST-100)在不扰动的情况下,获取了长江口徐六泾处悬浮细颗粒泥沙絮凝体的现场粒径系列资料,应用谱分析方法研究了絮凝体粒径在大小潮、表底层的变化规律。分析表明,长江口徐六泾处细颗粒泥沙絮凝体粒径存在着明显的变化周期:大潮表层存在7.86h,3.93h和2.95h的变化周期;小潮表层存在8.38h和3.14h的变化周期;大潮底层存在3.33h和1.19h的变化周期。研究认为长江口涨落潮的周期性变化对徐六泾的絮凝体粒径有影响。涨落潮的周期性变化导致流速的周期性变化,流速的周期性变化引起水流紊动剪切力的周期性变化,周期性变化的水流紊动剪切力作用于絮凝体,从而导致絮凝体粒径的变化周期和涨落潮流历时的周期相近。
引用
收藏
页码:460 / 46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利用LISST观测絮凝体粒径、有效密度和沉速的垂线分布 [J].
程江 ;
何青 ;
王元叶 .
泥沙研究, 2005, (01) :33-39
[2]   杭州湾悬沙净输移机制探讨 [J].
宋立松 ;
余祈文 .
泥沙研究, 2003, (03) :48-52
[3]   瑞丰沙嘴水域不宜取水最长连续天数预测的谱分析方法 [J].
潘仁良 ;
郑永冰 ;
茅志昌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4) :34-38
[4]   长江河口径流与盐度的谱分析 [J].
沈焕庭 ;
王晓春 ;
杨清书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0, (04) :17-23
[5]   长江河口段潮差变化研究 [J].
刘新成 ;
沈焕庭 ;
杨清书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2) :3-5
[6]   伊姆斯-道拉德河口悬浮体絮凝过程及其控制因素 [J].
李安春 ;
陈丽蓉 ;
D.Eisma .
海洋与湖沼, 1996, (02) :138-144
[7]   细颗粒泥沙动水絮凝的机理分析附视频 [J].
阮文杰 .
海洋科学, 1991, (05) :46-49
[8]  
长江河口最大浑浊带[M]. 海洋出版社 , 沈焕庭, 2001
[9]  
泥沙运动力学[M]. 科学出版社 , 钱宁,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