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隐喻的符号学与认知理据

被引:20
作者
刘承宇
机构
[1]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福建厦门
关键词
语篇隐喻; 符号学理据; 认知理据;
D O I
10.13458/j.cnki.flatt.002598
中图分类号
H05 [写作学与修辞学];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本文从符号学和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语篇隐喻的存在理据。与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一样 ,语篇隐喻是语法隐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通过隐喻性主位结构和隐喻性信息结构 ,把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组织成有意义的语篇。从符号学的角度看 ,语篇隐喻缘于语言符号的象似性 ,从认知角度看 ,则缘于人类认知模式的顺序性和语言处理的“联系原则”。语篇隐喻和小句 /语篇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密切相关 ,考察语篇隐喻必须结合概念隐喻、人际隐喻 ,综合地加以考虑。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评语法隐喻的韩礼德模式 [J].
胡壮麟 .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02) :88-94
[2]   语法隐喻理论的理据和贡献 [J].
朱永生严世清 .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02) :95-102+160
[3]   国外认知语言学研究综观 [J].
文旭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9, (01) :35-41
[4]   语法隐喻 [J].
胡壮麟 .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6, (04) :1-7+80
[5]  
新编心理语言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桂诗春编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