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35万年来冬、夏季风变化周期的差异——陆生蜗牛化石的证据

被引:27
作者
吴乃琴
裴云鹏
吕厚远
D.D.Rousseau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Laboratoire de Palynologie URA
[3] University MontpellierII
[4] France
关键词
蜗牛化石; 黄土; 轨道驱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Q915.2 [化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黄土高原洛川、长武剖面最近 3 5万年来陆生蜗牛化石的高分辨率研究 ,揭示出喜温湿和喜冷干蜗牛种类分别存在不同的变化周期 :喜温湿类蜗牛化石所揭示的东亚夏季风的变化存在明显的 41 0 0 0a和 2 3 0 0 0a周期 ,与地轴倾角和岁差 (低纬度太阳辐射 )的变化周期有关 ;而反映冬季风变化的喜冷干蜗牛种类则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特点 ,其主要为 0 .1Ma和 41 0 0 0a的周期。冬、夏季风的变化与地轴倾角 41 0 0 0a周期都存在很好的相关性 ,但与地球轨道的岁差 (1 90 0 0~ 2 3 0 0 0a)及偏心率 (0 .1Ma)的周期没有一致的相关关系。在轨道尺度上冬、夏季风之间不存在此消彼长的简单变化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540 / 55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新疆托木尔峰黄土地层中蜗牛化石组合及其意义(腹足纲:肺螺亚纲:柄眼目)
    陈德牛
    张国庆
    [J]. 动物分类学报, 1998, (03) : 229 - 234
  • [2] 黄土高原和南海陆架古季风演变的生物记录与Heinrich事件
    吕厚远,郭正堂,吴乃琴
    [J]. 第四纪研究, 1996, (01) : 11 - 20
  • [3] 中国现代土壤磁化率分析及其古气候意义[J]. 吕厚远,韩家懋,吴乃琴,郭正堂.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4(12)
  • [4] 东亚季风[M]. 气象出版社 , 陈隆勋等著, 1991
  • [5] 黄土与环境[M]. 科学出版社 , 刘东生等 著, 1985
  • [6] Climatic instability recorded by the mollusk assemblages from the late glacial loess deposits in China[J] . Naiqin Wu,D. D. Rousseau,Dongsheng Liu.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1999 (13)
  • [7] Reconstruction of paleoclimate in the Loess Plateau using non-linear mathematical methods[J] . Naiqin Wu,Houyuan Lü,Zhengtang Guo.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1997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