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3+改善MnO2可充性的作用机理

被引:5
作者
孙峰
袁中直
李伟善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系
[2]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系 广东广州
[3] 广东广州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可充性; 二氧化锰; 电化学惰性物质; 可充碱锰电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910.4 [];
学科分类号
0808 ;
摘要
γ MnO2和δ MnO2由于在充放电过程中生成尖晶石结构的电化学惰性物质而不具有可充性。掺杂了Bi3+化合物的MnO2的可充性则得到明显改善。Bi3+改善MnO2可充性的作用机理可能在于四个方面:支持晶格,使得质子(H+)能够在晶格间自由流动;促进Mn3+中间产物的形成与沉积转化;Bi和Mn形成化合物以阻断形成尖晶石结构的3D聚合过程;对中间产物的吸附保护以阻止中间产物向尖晶石结构转化。
引用
收藏
页码:409 / 41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二氧化锰掺杂改性的EXAFS研究 [J].
夏定国 ;
汪夏燕 ;
刘涛 .
化学学报, 2000, (07) :795-798
[2]   可充碱锰电池进展 [J].
夏熙 ;
郭再萍 .
电池, 1997, (06) :249-254
[3]   ROLE OF DISSOLUTION OF MN(III) SPECIES IN DISCHARGE AND RECHARGE OF CHEMICALLY-MODIFIED MNO2 BATTERY CATHODE MATERIALS [J].
QU, DY ;
CONWAY, BE ;
BAI, L ;
ZHOU, YH ;
ADAMS, WA .
JOURNAL OF APPLIED ELECTROCHEMISTRY, 1993, 23 (07) :693-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