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空间结构分析在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应用——石门台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2
作者
彭玲 [1 ]
曾庆华 [2 ]
石豫川 [1 ]
王晓丹 [1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2] 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
关键词
优势度; 景观空间结构; 生态环境; 石门台自然保护区;
D O I
10.19672/j.cnki.1003-6504.2006.03.029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以新建铁路穿越石门台自然保护区的工程为例,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出发,采用景观空间结构分析方法,通过对环境中各斑块类型的优势度计算及对比,预测工程建设将对保护区生态环境影响的程度。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3+119 +11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景观生态学在区域环评中的应用 [J].
廖德兵 ;
衡景梅 ;
周黎 ;
胡世华 .
四川环境, 2004, (02) :53-56
[2]   海南岛景观空间结构分析 [J].
肖寒 ;
欧阳志云 ;
赵景柱 ;
王效科 ;
苗鸿 .
生态学报, 2001, (01) :20-27
[3]  
景观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概念、指标与案例[J]. 王仰麟,赵一斌,韩荡.地球科学进展. 1999(03)
[4]   农业景观格局与过程研究进展 [J].
王仰麟 .
环境科学进展, 1998, (02) :30-35
[5]   生态空间理论与景观异质性 [J].
肖笃宁 ;
布仁仓 ;
李秀珍 .
生态学报, 1997, (05) :3-11
[6]  
景观生态学[M]. 科学出版社 , 肖笃宁等 编著, 2003
[7]  
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培训教材[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