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南区近20年玉米杂交种籽粒产量及相关性状的遗传增益

被引:10
作者
霍仕平
晏庆九
张健
许明陆
机构
[1]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重庆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籽粒产量; 遗传改良; 遗传增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03 []; Q348 [数量遗传学(生物统计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 2 0年来 ,我国西南区的玉米育种者们在提高玉米籽粒产量方面已取得了较大进展 ,从70年代中期到 90年代中期 ,每更替一个年代 ,杂交种籽粒产量均在上一年代基础上提高 5%左右。与籽粒产量有关的农艺性状的遗传改良以株高、穗粗和生育期的改良效果最明显 ,其次为行粒数 ,而穗长、穗行数和千粒重的变化较小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我国玉米品种改良在增产中的贡献分析 [J].
吴永常 ;
马忠玉 ;
王东阳 ;
姜洁 .
作物学报, 1998, (05) :595-600
[2]   我国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生育特性演进规律研究 Ⅱ物质生产特性的演进 [J].
胡昌浩 ;
董树亭 ;
王空军 ;
孙庆泉 .
玉米科学, 1998, (03) :50-54
[3]   河南省1963~1993年玉米杂交种籽粒产量及其组成性状的遗传增益 [J].
张泽民 ;
刘丰明 ;
李雪英 .
作物学报, 1998, (02) :182-186
[4]   我国西南区玉米杂交育种态势分析 [J].
霍仕平,晏庆九,许明陆 .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6, (05) :45-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