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六十年伍尔夫小说研究之考察与分析

被引:10
作者
高奋
机构
[1] 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关键词
伍尔夫; 小说研究; 述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I561 [];
学科分类号
050201 ;
摘要
深入考察和分析新中国六十年伍尔夫小说研究的成就和问题,可以为推进外国文学研究提供借鉴。伍尔夫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新中国建立前的研究重在点明伍尔夫创作的主要特性。新中国建立后,前三十年的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后三十年的研究在形式主题、小说理论、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比较文学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与西方伍尔夫研究相比,新中国的研究优势主要体现在中国学者的整体视野上,问题则表现为低级重复、不加消化的吸收和不恰当方法的运用等。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1]   《奥兰多》中的文学与历史叙事 [J].
吴庆宏 .
外国文学评论, 2010, (04) :111-118
[2]   《远航》:向无限可能开放的旅程 [J].
杨莉馨 .
外国文学评论, 2010, (04) :101-110
[4]  
弗吉尼亚·伍尔夫生命诗学[J]. 高奋.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10(01)
[5]   国外近五年弗吉尼亚·伍尔夫研究述评 [J].
潘建 .
当代外国文学, 2010, 31 (01) :123-132
[6]   中西诗学观照下的伍尔夫“现实观” [J].
高奋 .
外国文学, 2009, (05) :37-44+126
[7]   批评,从观到悟的审美体验——论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批评思想 [J].
高奋 .
外国文学评论, 2009, (03) :32-40
[8]   逻各斯中心主义双重解构下的生态自我 [J].
李爱云 .
外国文学, 2009, (04) :63-67+127
[9]   《幕间》与伍尔夫对艺术接受的思考 [J].
吕洪灵 .
外国文学研究, 2009, 31 (03) :89-95
[10]  
记忆:生命的根基——论伍尔夫《海浪》中的生命写作[J]. 高奋.外国文学.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