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阻油层通用有效介质电阻率模型

被引:13
作者
宋延杰
唐晓敏
机构
[1] 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低阻油层; 对称各向异性导电理论; 微孔隙; 分散泥质; 层状泥质; 骨架导电; 通用电阻率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低电阻率油气层的识别与评价一直是测井解释领域亟待解决的难点和热点问题,而砂岩油气层的低电阻率可能是由于富含分散泥质、层状泥质、骨架含导电矿物、微孔隙发育、高矿化度地层水等因素综合引起的,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适用于上述5种成因类型的低阻油层通用电阻率模型.基于低阻油层人造岩样的实验测量结果和有效介质对称各向异性导电理论,针对不同成因低阻油层形成机理,建立了适用5种内因成因类型的低阻油层通用有效介质电阻率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从理论上说明该模型可以描述5种内因成因引起的低阻油层的导电规律,同时,发现泥质分布形式对模型计算的含水饱和度有很大的影响;地层电阻增大系数随层状泥质电导率和含量、分散黏土含量以及骨架颗粒电导率的增大而减小;随骨架渗滤指数和微孔隙水渗滤速率的增大,及微孔隙水渗滤指数、骨架渗滤速率和可动水渗滤速率的减小而减小.通过不同成因低阻岩心实验数据的验证和实际资料解释,表明提出的模型适用于高矿化度地层水、富含分散泥质、微孔隙发育、层状泥质、骨架导电等5种成因的低阻油层解释,是解决低阻油层问题的通用电阻率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896 / 909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花土沟油田低电阻率油层成因分析及解释方法研究 [J].
马丽娟 ;
杨洪明 ;
王燕海 ;
徐永发 .
测井技术, 2007, (02) :139-143
[2]   低电阻率油层研究现状 [J].
赵留运 ;
陈清华 ;
刘强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7, (01) :22-25+104
[3]  
南八仙油气田N2~1—N1低阻油层成因分析及识别方法[J]. 颉永琛,李怀黎,宋彦海.青海石油. 2006(03)
[4]  
南八仙油气田N2~1—N1低阻油层成因分析及识别方法[J]. 颉永琛,李怀黎,宋彦海.青海石油. 2006 (03)
[5]   吉林大情字井油田低阻油层的识别方法研究 [J].
陈桂菊 ;
高兴军 ;
张为民 ;
宋新民 ;
张志松 .
断块油气田, 2006, (04) :86-88+94
[6]   正理庄油田低电阻率油层机理及识别方法研究 [J].
李辉 ;
李伟忠 ;
张建林 ;
周慧敏 .
测井技术, 2006, (01) :76-79+100
[7]   姬塬-白豹地区低电阻率油层成因分析及解释方法 [J].
麻平社 ;
张旭波 ;
韩艳华 .
测井技术, 2006, (01) :84-87+100
[8]   混合泥质砂岩有效介质通用HB电阻率模型研究 [J].
宋延杰 ;
吕桂友 ;
王春燕 ;
李鹏举 .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03, (03) :275-280+217
[9]   低电阻率油气层物理参数变化机理研究 [J].
谢然红 ;
冯启宁 ;
高杰 ;
陶果 .
地球物理学报, 2002, (01) :139-146
[10]   新疆塔北低阻油气储层导电模型──双水泥质骨架导电模型 [J].
潘和平 ;
王家映 ;
樊政军 ;
马勇 ;
柳建华 ;
李明强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2) :10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