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费尔普斯对宏观经济学的贡献

被引:1
作者
何光辉 [1 ]
杨咸月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2] 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宏观经济学; 经济政策;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最优资本积累;
D O I
10.19361/j.er.2007.01.014
中图分类号
F015 [宏观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104 ;
摘要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费尔普斯的研究对宏观经济学和经济政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他第一个提出了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和均衡失业,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通货膨胀与失业关系的看法,也为货币(财政)需求管理政策制订提供了全新思路。他还对代际间最优资本积累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开创性地提出人力资本对技术和产出的作用,对后来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他对劳动经济学和公共融资的研究也有较大的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3+93 +9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Golden Eggs and Hyperbolic Discounting. Laibson, D. Quarterly Journal . 1997
[2]  
the Econometric Approach to Development Planning. Koopmans T. North Holland . 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