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西部狮泉河地区二叠纪和三叠纪牙形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33
作者
纪占胜
姚建新
武桂春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二叠纪; 三叠纪; 昂杰组; 下拉组; 左左组; 牙形石; 西藏西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46 [二叠纪(系)]; P534.51 [三叠纪(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西藏西部阿里狮泉河地区的昂杰组、下拉组和左左组中发现牙形石化石。昂杰组的牙形石组合大致对比于中二叠世空谷期早中期Mesogondolella idahoensis-Vjalovognathus shindyensis组合带。下拉组顶部的牙形石组合大致对比于晚二叠世长兴期晚期Clarkina changxingensis带。左左组中含有早三叠世的Neospathodus sp.和Gladigondolella sp.,左左组和下拉组整合接触,左左组主体时代为三叠纪。狮泉河地区在早二叠世末期就开始由冈瓦纳相碎屑岩沉积转变为特提斯相碳酸盐岩沉积,在晚二叠世长兴期和早三叠世依然维持在海相沉积环境中。冈底斯西部在晚二叠世和三叠纪为古陆的观点有待于重新审视。
引用
收藏
页码:383 / 39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冈底斯造山带的时空结构及演化
    潘桂棠
    莫宣学
    侯增谦
    朱弟成
    王立全
    李光明
    赵志丹
    耿全如
    廖忠礼
    [J]. 岩石学报, 2006, (03) : 521 - 533
  • [2] 西藏措勤县敌布错地区“下拉组”中发现晚三叠世诺利期高舟牙形石
    纪占胜
    姚建新
    武桂春
    刘贵忠
    [J]. 地质通报, 2006, (Z1) : 138 - 141
  • [3] 西藏措勤—申扎地层分区二叠系敌布错组的建立及其特征
    周幼云
    江元生
    王明光
    [J]. 地质通报, 2002, (02) : 79 - 82
  • [4] 西藏措勤盆地上二叠统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陈清华
    王建平
    王绍兰
    吴孔友
    [J]. 科学通报, 1998, (19) : 2111 - 2114
  • [5] 西藏羌塘盆地深部结构构造与含油气前景预测.[M].赵文津;赵逊;蒋忠惕等著;.地质出版社.2006,
  • [6] 青藏高原重点沉积盆地油气资源潜力分析.[M].王剑等著;.地质出版社.2004,